幼儿急疹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发热时监测体温、保证水分摄入;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保证充足休息和适宜环境;合理安排饮食;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宝宝需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发热护理
1.监测体温:幼儿急疹常伴有发热,需密切监测宝宝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宝宝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若体温超过38.5℃,且宝宝出现烦躁不安等不适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合适的退热措施,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因为低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过度退热或不当退热可能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2.保证水分摄入:发热会使宝宝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体温下降。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出疹期间,宝宝皮肤会有皮疹出现,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给宝宝轻柔洗澡,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干爽。
2.避免搔抓皮疹:皮疹可能会让宝宝感觉瘙痒,要给宝宝勤剪指甲,防止宝宝搔抓皮疹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可以给宝宝戴上棉质的小手套,避免宝宝直接用手抓挠。如果皮疹处瘙痒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止痒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和使用方法。
三、休息与环境
1.保证充足休息:患病期间宝宝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要为宝宝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年龄较小的宝宝每天需要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让宝宝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但也不需要长时间绝对卧床,可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适当活动。
2.保持环境适宜: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避免室内过于干燥或潮湿,过于干燥可能会加重宝宝皮肤不适,过于潮湿容易滋生细菌。
四、饮食注意
1.合理安排饮食: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软饭等。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等,但要注意食物的性状适合宝宝咀嚼和消化。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的宝宝,患幼儿急疹时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这类宝宝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快更重。要及时记录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皮疹变化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如体温持续不退、精神萎靡、皮疹加重等,要立即就医,以便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