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湿疹是发生在外耳道、耳廓及周围皮肤的变态反应性多形性皮炎,局部皮肤表现有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耳部相关表现有外耳道狭窄、听力下降,较少见全身表现如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时的发热,其症状因个体和病情而异,需综合判断处理。
局部皮肤表现
瘙痒:是外耳湿疹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会感觉耳部剧烈瘙痒,这种瘙痒感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尤其在夜间可能会因瘙痒而醒来,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搔抓耳部的行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可能出现瘙痒症状,但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来体现耳部的不适。
红斑:外耳皮肤会出现红斑,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度的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红斑可能会逐渐加重、扩大。红斑的出现是由于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所致,不同个体的红斑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些患者的红斑颜色较鲜红,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呈现出淡红色。
丘疹:可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丘疹大小不一,一般为针尖至米粒大小。丘疹的形成是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的结果,儿童患者的皮肤较为娇嫩,丘疹可能相对更明显,且由于儿童搔抓等行为,丘疹可能更容易破损。
水疱: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或淡黄色的液体。水疱可能单个存在,也可能成簇出现,若水疱破裂,可能会引起局部的渗出、糜烂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水疱更容易因搔抓等原因导致破裂,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渗出:当水疱破裂或炎症反应较剧烈时,会出现渗出液,表现为局部有液体渗出,可呈潮湿状。渗出液可能会使耳部皮肤变得湿润,若不及时处理,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渗出后更易引发感染,需要特别注意局部清洁。
结痂:渗出的液体干燥后会形成结痂,结痂可覆盖在受损的皮肤表面。结痂的形成是机体对渗出液的一种修复反应,但如果结痂下存在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病情的恢复。
耳部相关表现
外耳道狭窄:长期反复的外耳湿疹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瘢痕形成,进而引起外耳道狭窄,影响听力。儿童患者若长期患有外耳湿疹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影响其耳部的正常发育和听力功能,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
听力下降:外耳道狭窄或由于耳部炎症导致中耳功能受到影响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外耳湿疹导致的听力下降程度有所不同,轻度的听力下降可能不易被察觉,而严重的听力下降可能会对患者的交流等产生明显影响,儿童患者若出现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等。
全身表现(较少见)
发热:当外耳湿疹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多见于病情较为严重或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的患者。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继发感染后更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外耳湿疹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