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慢性荨麻疹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关注病程时长、症状特点;体格检查重点是皮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过敏原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鉴别诊断需与其他有风团样皮疹的疾病区分,且要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一、病史采集
1.病程时长:慢性荨麻疹的病程通常超过6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病程的判断需结合个体实际情况。例如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病程判断同样要依据其发病后持续时间是否超过6周;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病情有一定影响,但病程判断主要基于整体发病时长。
2.症状特点:询问风团(即风疹块)和(或)血管性水肿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相对不清晰,需家长协助详细观察记录发作时风团的大小、形态、分布部位等;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可能接触不同过敏原,从而影响症状特点。
二、体格检查
1.皮肤检查:重点观察皮肤有无风团、血管性水肿等表现。检查时要全面,包括身体各个部位,注意风团的颜色、形态、是否融合等情况。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不同性别在皮肤外观上可能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慢性荨麻疹相关皮肤表现主要依据风团等典型症状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由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荨麻疹。但需注意,血常规结果只是辅助诊断依据,不能单独确诊。对于儿童,血常规检查要严格按照儿科采血规范进行;不同性别在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略有差异,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在慢性荨麻疹诊断中相对一致。
2.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查找可能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操作时需注意力度等;不同性别接触过敏原的概率和种类可能因生活环境、职业等因素不同,例如男性从事某些特殊职业可能接触特定过敏原的概率较高。
3.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考虑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检测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自身抗体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概率不同,检测自身抗体有助于鉴别自身免疫性相关的慢性荨麻疹。
四、鉴别诊断
1.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风团样皮疹鉴别:需与丘疹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疾病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多有昆虫叮咬史,皮疹多为梭形风团样丘疹,中央有小水疱;血管性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深层水肿,界限不清。不同年龄人群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相对常见,在诊断时要注意结合各疾病的典型表现进行区分。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来诊断慢性荨麻疹,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对诊断的影响,以确保准确诊断慢性荨麻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