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关节晨僵、疼痛与肿胀;实验室检查有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排除其他骨骼疾病,超声能发现早期关节病变,MRI能更早发现组织病变。
一、临床表现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常出现关节晨僵,即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发紧、僵硬,活动后可缓解,一般持续至少30分钟,这是早期常见且重要的表现之一,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女性相对更易患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可能因关节劳损增加患病风险或加重晨僵表现。还会有关节疼痛与肿胀,多累及双手小关节,如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肿胀可使关节周围组织隆起。
二、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有70%左右可检测到类风湿因子阳性,但需注意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如干燥综合征等,不同年龄人群中阳性率可能有差异,一般成年人群中常见该指标检测。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特异性较高,早期诊断价值优于类风湿因子,其阳性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不受其他疾病干扰相对较小,各年龄、性别患者均可检测该指标。
3.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炎症活动时,ESR往往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基础值不同,一般儿童相对较低,成年人随年龄增长可能有一定变化趋势,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有生理性波动,但疾病状态下会异常升高。
4.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也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RP常升高,其水平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年龄、性别对其检测结果影响主要是生理性波动方面,如儿童正常CRP水平与成人不同,女性孕期等情况可能有变化,但疾病时会异常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才会逐渐出现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但对于早期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X线可初步排除其他骨骼疾病,不同年龄患者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考虑,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早期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情况,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在检测小关节病变方面较敏感,各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进行超声检查,儿童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性以减少不适。
3.磁共振成像(MRI):MRI能够更早发现关节软骨、滑膜等组织的病变,如早期的滑膜炎症、骨髓水肿等,对于早期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MRI检查的注意事项不同,儿童需考虑体内金属植入物等情况(无则正常进行),女性孕期进行MRI检查需评估辐射安全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