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不同时期有不同饮食要求,急性期选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次喂;缓解期逐步添加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碳水化合物及合适蔬菜水果;康复期注意循序渐进、营养均衡,避免刺激食物;小婴儿和年龄较大小儿患肠炎有相应特殊饮食注意事项。
一、急性期饮食调整
小儿肠炎急性期,肠道功能受损,需短暂调整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此时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米汤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小儿提供一定能量且不会加重肠道负担;还可选用稀藕粉,藕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能补充能量,且相对温和,对肠道刺激小。一般建议少量多次喂养,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肠道消化负担。
二、缓解期饮食选择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当小儿肠炎进入缓解期,可逐步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鸡蛋羹质地柔软,容易被小儿消化吸收。但要注意开始时应少量添加,观察小儿肠道耐受情况。对于牛奶不过敏的小儿,可适量饮用低脂牛奶,牛奶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奶制品,避免因乳糖不耐受加重肠道不适。
2.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可以选择面条,煮得软烂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且易于消化。还可食用馒头,经过发酵的馒头相对容易消化,也是缓解期可选择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粗、过硬的面食,以免刺激肠道。
3.蔬菜水果的选择
蔬菜水果方面,可选择去皮煮熟的苹果,苹果含有果胶,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煮熟后的苹果更容易消化。对于蔬菜,可选择制成菜泥的方式,如胡萝卜泥,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制成泥状后便于小儿消化吸收。但要注意避免给小儿食用生冷、粗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生黄瓜、生芹菜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三、康复期饮食注意事项
康复期小儿肠道功能逐渐恢复,但仍需注意饮食的循序渐进和营养均衡。此时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不利于肠道功能的完全恢复。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正常食用米饭、瘦肉(如瘦肉末)、新鲜的绿叶蔬菜等,但仍需注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煎、油炸。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小婴儿患肠炎时的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易于消化吸收,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小儿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母乳喂养还能通过频繁喂养,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小儿恢复。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腹泻奶粉,腹泻奶粉是专门为乳糖不耐受或肠道功能受损的婴儿设计的,其乳糖含量低或无乳糖,能减少肠道不耐受的情况。对于年龄较大的小儿患肠炎,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教育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同时要根据小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