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巩膜炎是少见的巩膜炎症性疾病,症状多样,眼部症状有眼痛(深部眼球痛或眼眶痛,可向同侧头部放射)、视力下降(炎症累及黄斑区或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时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眼外肌附着处巩膜受累致眼球运动时疼痛及受限)、眼部红肿(眼睑红肿、球结膜紫红色充血水肿等);全身症状有少数患者低热、约半数患者出现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临床需结合症状、体征及眼部B超、CT、MRI等辅助检查综合诊断以进行相应治疗。
眼部症状
眼痛:较为常见,多为深部眼球痛或眼眶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有时可向同侧头部放射,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巩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感觉神经末梢所致。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但并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眼痛表现不同;生活方式上,长期用眼过度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眼痛的感知,但并非直接致病因素;病史方面,若有眼部其他炎症性疾病病史,可能增加后巩膜炎发生眼痛的风险。
视力下降:炎症累及黄斑区或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时可导致视力下降。黄斑区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后巩膜炎若波及此处,会严重影响视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视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特别关注;有眼部外伤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后巩膜炎导致视力下降的风险相对较高。
眼球运动障碍:由于眼外肌附着处巩膜受累,可引起眼球运动时疼痛及运动受限。眼外肌功能受影响,患者在向受累肌肉支配的方向转动眼球时会感到不适且活动不灵活;不同年龄的患者,眼球运动障碍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活动受限等;有眼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眼球运动障碍的可能性需要密切观察。
眼部红肿:部分患者可出现眼睑红肿、球结膜水肿等表现,球结膜呈紫红色充血水肿,严重时可隆起,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积聚。年龄较小的儿童眼部皮肤和组织较为娇嫩,红肿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生活方式中过敏等因素可能诱发眼部红肿加重;有眼部感染病史的患者,眼部红肿可能是后巩膜炎的表现之一。
全身症状
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后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患者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伴随症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热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需进一步排查。
关节症状:约半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本身关节退变基础上更容易出现关节症状加重;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后巩膜炎合并关节症状的可能性增加,需注意两者的相关性。
后巩膜炎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眼部B超、CT、MRI等综合判断,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