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由遗传、环境、肠道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致不同年龄、性别发病,男性略高,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有排便习惯、性状改变及晚期全身症状,直肠指检、内镜可查,需与结肠息肉等鉴别;痔疮因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致,久坐等易诱发,各年龄段均发,表现为便血、外痔有肛门不适等,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可查,需与直肠癌等鉴别。
一、发病原因
直肠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遗传因素是其中之一,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综合征患者患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环境因素也有影响,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增加患病几率;此外,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长期不愈,经过多年演变可能发展为直肠癌。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能患病,男性相对略高,各年龄段都有发病可能,生活方式西方化的人群风险更高。
痔疮:主要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所致。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因素易诱发,女性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可导致痔疮发生或加重,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
二、症状表现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改变,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严重时出现脓血便;晚期还可出现腹痛、腹胀、消瘦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可能因身体状况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
痔疮: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颜色鲜红,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外痔可出现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若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疼痛,不同性别症状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各年龄段患者因生活习惯不同,发病后症状轻重有所不同,如年轻久坐人群可能因久坐加重痔疮症状。
三、体征检查
直肠癌:直肠指检是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可触及直肠内肿块,质地硬,凹凸不平或呈溃疡状,指套常染有脓血黏液;内镜检查(如结肠镜)能直接观察病灶形态,并可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患者直肠指检及内镜表现会因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肠道功能等因素影响检查操作及结果判断。
痔疮:通过肛门视诊可观察到肛门周围有肿物隆起,直肠指检时一般无异常肿块,内痔一般不易通过指检触及(Ⅱ度以上内痔可通过指检触及柔软肿物),借助肛门镜检查可更清晰看到痔核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肛门视诊及镜下表现因痔疮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儿童痔疮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血管发育等因素有关。
四、诊断鉴别
直肠癌:需与结肠息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疾病鉴别。通过病理活检是确诊直肠癌的金标准,依据病理结果明确肿瘤性质、分型等,不同年龄患者病理诊断过程中需考虑其身体对检查的耐受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影响病理取材等操作。
痔疮:主要与直肠癌、直肠息肉等鉴别,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肛门局部检查及内镜等检查一般可鉴别,儿童痔疮诊断需结合其特殊的发病情况,排除其他少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