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有急性期、慢性期及晚期并发症等不同阶段的症状。急性期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多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乳头增生、布满滤泡等;慢性期症状较轻,有发痒、异物感等,可致视力减退,有结膜肥厚、瘢痕形成等体征;晚期并发症有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混浊、慢性泪囊炎等相应症状。
常见表现:急性期沙眼患者通常会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同时眼睛会有较多的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眼部结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刺激眼表组织导致分泌物增多以及眼部的不适感觉。儿童患者由于自我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揉眼等行为来缓解眼部的不适,但由于无法准确描述症状,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眼部情况。
体征方面:急性期眼部检查可见结膜明显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布满滤泡,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是由于炎症导致血管扩张,乳头增生是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点状或小片状隆起,滤泡则是由淋巴细胞聚集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
慢性期症状
常见表现:慢性期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眼部发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视力减退的情况,如果沙眼导致角膜混浊等病变,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从而引起视力下降。对于有基础眼部疾病或长期用眼的人群,如患有其他眼部炎症同时又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慢性沙眼可能会使眼部不适症状更容易被忽视,但病情可能在逐渐进展。
体征方面:慢性期主要体征为结膜肥厚、瘢痕形成、角膜缘滤泡及Herbert小凹。结膜肥厚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结膜组织增生变厚,瘢痕形成是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纤维组织增生,角膜缘滤泡是角膜缘处出现的特殊形态滤泡,Herbert小凹则是角膜缘滤泡瘢痕化后形成的凹陷。
晚期并发症症状
睑内翻及倒睫:这是沙眼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由于结膜瘢痕收缩,导致睑板变形,睑缘向内翻转,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结膜,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疼痛等症状,长期倒睫还可导致角膜混浊、溃疡等严重后果。老年人由于眼部组织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发生睑内翻及倒睫,且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上睑下垂:沙眼病变累及上睑提肌时,可引起上睑下垂,表现为上睑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影响视力和外观。儿童患者出现上睑下垂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干预。
角膜混浊:沙眼衣原体感染角膜后,可引起角膜血管翳和角膜混浊,严重影响视力。如果角膜混浊范围较大或程度较深,会明显降低患者的视力,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职业的人群,如司机等,需要特别关注角膜混浊情况。
慢性泪囊炎:沙眼病变可蔓延至泪道,导致泪道狭窄或阻塞,引发慢性泪囊炎,表现为泪溢、泪囊区红肿、按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等。对于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全身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病情可能更容易反复发作,需要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