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闭锁患儿出生后会出现出生后频繁呕吐、腹部进行性膨胀、无胎便或仅有少量灰白色黏液样物排出、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严重时继发感染等症状,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重点关注,有家族消化道畸形病史者出现相关症状也应警惕。
一、出生后出现呕吐
具体表现及意义:肠闭锁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内即可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胆汁样甚至粪样物质。这是因为肠闭锁导致肠道不通畅,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从而向上反流引起呕吐。例如,十二指肠闭锁时,呕吐多为频繁的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回肠、结肠闭锁时,呕吐物可呈粪样。
年龄因素影响:新生儿时期出现频繁呕吐需高度警惕肠闭锁,因为新生儿自身表达不适能力有限,呕吐是其重要的报警信号,不同年龄段的新生儿出现呕吐的表现可能相似,但病因需重点排查肠闭锁等消化道畸形。
二、腹部膨胀
具体表现及意义:患儿会出现进行性的腹部膨胀,尤其是高位肠闭锁时,上腹部较膨隆,可见胃型;低位肠闭锁时,整个腹部均膨隆。这是由于肠道内积聚大量气体和液体,无法排出所致。比如,空肠闭锁时,腹部膨胀可能相对局限在上腹部;而结肠闭锁时,腹部膨胀更为广泛。
生活方式影响:正常新生儿腹部有一定的生理性膨隆,但如果是病理性的肠闭锁导致的腹部膨胀,其程度会进行性加重,与正常生理性膨隆不同,家长需仔细观察腹部膨隆的变化情况。
三、排便异常
具体表现及意义:患儿出生后无胎便或仅有少量灰白色黏液样物排出。正常足月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呈墨绿色。肠闭锁时,由于肠道闭锁,胎便无法正常排出。例如,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几乎无胎便排出;回肠、结肠闭锁患儿也仅有少量排出。
病史因素影响:如果新生儿有家族消化道畸形病史,出现排便异常时更应警惕肠闭锁,因为有家族史的患儿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括肠闭锁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
具体表现及意义:随着病情进展,患儿会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黏膜干燥、尿量减少、前囟及眼窝凹陷等。同时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时患儿会出现精神萎靡、肌张力低下等表现;低钠血症时可能出现嗜睡、惊厥等。这是因为呕吐和肠道闭锁导致大量体液丢失,且不能从肠道正常吸收,从而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特殊人群提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自身调节能力差,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速度更快、更严重,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五、出现感染征象
具体表现及意义:严重的肠闭锁患儿由于肠道内容物积聚,容易继发感染,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表现。这是因为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例如,当肠闭锁时间较长,肠道发生坏死穿孔时,感染征象会更为明显,可出现腹膜炎表现,如腹部压痛、反跳痛等。
年龄因素影响: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比年长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所以对于新生儿出现疑似感染的表现,要考虑到肠闭锁导致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