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真菌(如新型隐球菌)、寄生虫(如脑囊虫、弓形虫)感染;非感染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综合征)、头部创伤、药物反应等。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起感染。例如,在一些体弱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的人群中,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袭而引发脑膜炎。
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军营等容易传播。该菌感染后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3.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在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更容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导致脑膜炎症。
(二)病毒感染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肠道病毒的风险较高。常见的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
2.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脑膜炎。例如,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导致成人的散发性病毒性脑膜炎,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后,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重新激活并侵犯脑膜引发脑膜炎。
(三)真菌感染
1.新型隐球菌:多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新型隐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起慢性脑膜炎。
(四)寄生虫感染
1.脑囊虫:是由于食用了被猪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虫卵在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囊尾蚴可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有生食猪肉习惯的地区人群。
2.弓形虫: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弓形虫,弓形虫可通过血液侵犯脑膜,导致弓形虫性脑膜炎。
二、非感染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包括脑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自身抗体可攻击脑膜等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脑膜炎。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2.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可累及血管,当累及脑膜血管时,可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脑膜炎样表现。
(二)其他因素
1.头部创伤:头部受到外伤后,脑膜可能会受到损伤,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或者直接引起无菌性的脑膜炎症反应。例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头部外伤,都可能与脑膜炎的发生相关。
2.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作为不良反应,虽然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例如,某些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在个别人群中可能引发药物性脑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