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需个体化,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方面,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需针对病程设计运动方案,体位管理与辅助器具可减轻脊柱压力、防止畸形;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线用药,生物制剂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特定情况有效,均需注意副作用监测;特殊人群治疗上,育龄期女性妊娠前需停用部分药物,老年患者合并骨质疏松需补充钙剂等并评估生物制剂感染风险,青少年患者生物制剂治疗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运动康复方案需调整;生活方式干预上,要戒烟、合理饮食、进行心理支持;手术治疗包括髋关节置换术和脊柱矫形术。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诊,注意脊柱保护。
一、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
针对不同病程阶段设计运动方案:急性期以低强度关节活动度训练为主,缓解期需强化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及脊柱柔韧性训练(瑜伽、普拉提)。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可显著改善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需注意避免高冲击性运动,防止脊柱骨折风险。
2.体位管理与辅助器具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及床垫,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夜间睡眠建议仰卧位,膝下垫薄枕减轻腰椎压力。病程进展期需使用脊柱矫形器或助行器,防止脊柱畸形加重。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为一线用药,可缓解疼痛及晨僵症状。需监测胃肠道及心血管副作用,尤其老年患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使用。
2.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可显著延缓影像学进展,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使用前需筛查结核、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
3.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柳氮磺吡啶对早期外周关节炎有效,甲氨蝶呤适用于合并关节外表现者。需注意骨髓抑制及肝毒性,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象及肝功能。
三、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
NSAIDs及生物制剂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妊娠前需停用3个月以上。柳氮磺吡啶在妊娠期相对安全,但需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2.老年患者
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可降低骨折风险。生物制剂治疗需评估感染风险,优先选择半衰期较短的制剂。
3.青少年患者
生物制剂治疗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监测身高及骨龄。运动康复方案需根据生长发育特点调整,避免过度负重训练。
四、生活方式干预
1.戒烟
吸烟可加重炎症反应及脊柱骨质疏松,需进行戒烟干预。
2.饮食管理
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合并肠道炎症者需避免乳制品及麸质饮食。
3.心理支持
病程进展可能导致抑郁焦虑,需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联合精神科会诊。
五、手术治疗
1.髋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或严重髋关节强直者,术后需早期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2.脊柱矫形术
针对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手术可改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但需评估心肺功能储备。
强直性脊柱炎需长期规范治疗,患者应定期至风湿免疫科复诊,监测疾病活动度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脊柱保护,避免外伤导致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