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肠绞痛表现为3个月内婴儿无诱因剧烈哭闹、伴面部涨红等特殊哭闹表现及腹部膨胀、触摸敏感;处理方法包括包裹、摇晃安抚,调整体位,热敷腹部,母乳喂养小孩母亲回避相关食物、少量多次喂养,一般处理无效时需就医评估,极少数情况谨慎药物辅助。
一、小孩肠绞痛的表现
1.哭闹表现
无明显诱因的剧烈哭闹: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肠绞痛发作时,小孩会突然出现大声哭闹,可持续数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这种哭闹与平时因饥饿、口渴等常规原因引起的哭闹不同,难以安抚。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的肠绞痛婴儿每天会有3小时以上无法安抚的哭闹,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
哭闹时的特殊表现:小孩哭闹时可能会面部涨红,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等。这是因为肠道痉挛引起腹部不适,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来试图缓解不适。
2.腹部表现
腹部膨胀:家长可以观察到小孩的腹部看起来比平时饱满,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腹部较硬。这是由于肠道痉挛导致气体积聚在肠道内引起的。
触摸敏感:当轻轻触摸或按压小孩腹部时,可能会引起小孩更剧烈的哭闹,提示腹部存在不适。
二、小孩肠绞痛的处理方法
1.一般家庭处理方法
安抚方式
包裹安抚:用柔软的毯子将小孩包裹起来,模拟在子宫内的感觉,能给小孩带来安全感,有助于缓解肠绞痛引起的哭闹。可以将小孩轻轻包裹,让其身体处于被适度约束的状态,类似于子宫内的环境。
摇晃安抚:轻轻地摇晃小孩,注意摇晃的幅度和频率要适中,避免过度摇晃对小孩造成损伤。有研究发现适当的摇晃可以通过模拟子宫内的晃动节奏,使小孩情绪平静下来。
体位调整:让小孩采取俯卧位,将小孩的腹部放在家长的手臂上,头偏向一侧。这种体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肠道痉挛引起的不适,因为俯卧位可能会减轻肠道受到的压力。但要注意在小孩俯卧时,始终有成人在旁边监护,防止窒息等意外发生。
热敷腹部:用温度适宜的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小孩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避免烫伤小孩皮肤。热敷可以促进肠道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一般热敷温度保持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时间不宜过长,约10-15分钟。
2.饮食调整(针对母乳喂养的小孩)
母亲饮食回避:母亲应回避一些可能引起小孩肠绞痛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糖以及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食物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小孩,引起小孩肠道不适。例如母亲避免食用辣椒、油炸食品、巧克力、咖啡等,观察小孩肠绞痛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少量多次喂养:对于母乳喂养的小孩,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小孩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肠道负担过重。这样可以减少肠道内气体的产生,降低肠绞痛发生的概率。
3.医疗干预情况(当一般处理无效时)
就医评估:如果小孩肠绞痛症状严重,经过家庭一般处理后无明显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带小孩就医。医生会对小孩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肠套叠等急腹症。
可能的药物辅助(需谨慎):在极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使用药物,但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如果使用药物,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对小孩相对安全的药物,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原则,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