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疱疹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有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有口腔局部和成簇水疱破溃溃疡等表现及全身发热等,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分一般和对症,预防要培养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传染源,婴幼儿出现异常要立即就医。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关情况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引起宝宝口腔疱疹的多为Ⅰ型。宝宝可能在与已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成人亲吻等密切接触过程中被感染,在婴幼儿时期,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口腔疱疹。
柯萨奇病毒感染相关情况
柯萨奇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宝宝如果饮用了被柯萨奇病毒污染的水,或者用手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后又放入口中,就可能感染该病毒从而出现口腔疱疹。比如在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病毒容易传播,宝宝之间相互接触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宝宝口腔疱疹的临床表现
口腔局部表现:宝宝口腔内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容易破溃形成溃疡,周围黏膜发红。常见于口唇、颊黏膜、舌部等部位。水疱数量不等,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破溃后的溃疡会让宝宝感到疼痛,表现为拒食、流口水等。
全身表现:部分宝宝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同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一般发热会持续1-2天,但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等情况,发热时间可能会延长。
宝宝口腔疱疹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宝宝口腔内的病变情况,观察水疱、溃疡的部位、数量、形态等。同时会询问宝宝的接触史、症状出现的时间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可能会采集宝宝的疱疹液、咽拭子等进行病毒检测,通过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确定是哪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疱疹。例如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核酸,能够准确判断是单纯疱疹病毒还是柯萨奇病毒等感染。
宝宝口腔疱疹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让宝宝多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口腔疼痛。
对症治疗:如果宝宝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降温;若体温超过38.5℃,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退热措施,但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盲目使用退热药物。对于口腔疼痛明显的宝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宝宝口腔疱疹的预防措施
卫生习惯培养: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家长也要注意宝宝的餐具、玩具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宝宝的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宝宝与已感染疱疹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触,在疱疹病毒流行季节,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患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要注意隔离,防止传染给宝宝。
特殊人群(婴幼儿)的温馨提示
婴幼儿免疫系统更为脆弱,在出现口腔疱疹时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情况加重、口腔溃疡面积迅速扩大等异常表现,要立即带宝宝就医,防止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避免刺激宝宝口腔病变部位,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