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分急慢性且易复发,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非药物干预包括皮肤护理(清洁保湿)和避免刺激因素(衣物选择、环境控制);药物治疗有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及口服抗组胺药;特殊人群如婴儿、儿童、成人、老年湿疹各有注意事项,婴儿要温和护理、母乳妈妈避过敏食,儿童选药谨慎防搔抓感染,成人避精神紧张等,老年关注整体健康、防药物伤肝肾及加强保湿预防并发症
一、湿疹的定义与表现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不同年龄段、性别等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头面部,儿童及成人湿疹可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
二、湿疹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皮肤护理
清洁: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如含有神经酰胺等成分的沐浴露,减少对皮肤屏障的破坏。对于婴儿湿疹,要轻柔清洗,洗完后及时擦干。
保湿:保湿是湿疹治疗的重要环节。使用保湿剂可以修复皮肤屏障,常用的有凡士林、尿素霜等。根据皮肤干燥程度,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剂,婴儿湿疹可选择婴幼儿专用的保湿霜,保持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
2.避免刺激因素
衣物选择: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穿化纤、羊毛等容易引起过敏的材质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刺激。对于婴幼儿,要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干爽。
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爽,温度和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26℃,湿度50%-60%为宜。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
三、药物治疗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但要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婴幼儿应慎用强效糖皮质激素,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湿疹,具有抗炎作用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使用时可能会有局部灼热感等不适。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避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
四、特殊人群湿疹注意事项
1.婴儿湿疹
婴儿皮肤娇嫩,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和保湿的温和性,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尽量母乳喂养,如母亲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海鲜、辛辣食物等,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2.儿童湿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活习惯,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3.成人湿疹
成人湿疹患者要注意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为精神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用药,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
4.老年湿疹
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皮肤屏障功能更差,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等情况。在治疗湿疹时,要关注其整体健康状况,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同时加强皮肤保湿,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