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护理婴儿痱子,需从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每日温水洗澡、用软毛巾拍干皮肤)、穿着合适衣物(选宽松透气棉质衣物、按需增减)、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室温26-28℃、湿度50%-60%)、局部护理(适当用婴儿专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注意适用情况)及特殊人群(低龄婴儿轻柔护理、有皮肤基础问题婴儿谨慎护理)等方面着手。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1.清洁频率:每天用温水给婴儿洗澡,洗澡时可使用温和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7℃~38℃,避免水温过高刺激皮肤。洗澡频率可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若环境炎热,可每日洗澡2-3次,能及时清除皮肤表面的汗液和污垢,减少痱子的产生。例如,研究表明,保持皮肤清洁能有效降低婴儿痱子的发生风险,因为汗液和污垢会堵塞毛孔,导致痱子形成。
2.擦干方式: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婴儿皮肤,不要用力擦拭,防止擦伤皮肤。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要彻底擦干并保持干燥。
二、穿着合适衣物
1.面料选择:给婴儿穿着宽松、透气、棉质的衣物,棉质衣物吸湿性好,能及时吸收汗液,保持皮肤干爽。避免给婴儿穿化纤类衣物,化纤衣物不透气,容易加重痱子症状。例如,有研究显示,棉质衣物能显著降低婴儿皮肤的湿度,对预防和缓解痱子有积极作用。
2.穿着厚度:根据环境温度及时增减衣物,不要给婴儿穿得过多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引发痱子。在炎热天气里,可给婴儿穿轻薄的单衣,便于散热。
三、环境调节
1.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6℃~28℃左右,可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避免让空调直吹婴儿或风扇对着婴儿猛吹,防止婴儿着凉。适宜的室内温度能减少婴儿出汗,降低痱子的发生概率。
2.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进行调节。过高的湿度会使婴儿皮肤感觉黏腻,容易长痱子;过低的湿度则可能导致皮肤干燥,也不利于皮肤健康。
四、局部护理
1.痱子粉使用:若婴儿长了痱子,可在洗澡后适当使用婴儿专用痱子粉,涂抹时要均匀,重点涂抹在容易长痱子的部位。但要注意避免痱子粉进入婴儿眼睛和呼吸道。不过,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使用痱子粉要谨慎,因为婴儿可能会误吸痱子粉。如果使用痱子粉后痱子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
2.炉甘石洗剂: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在长痱子的部位,起到清凉、止痒的作用。但在使用前要先摇匀炉甘石洗剂,然后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在患处。不过,对于皮肤有破损的部位,不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婴儿:低龄婴儿皮肤娇嫩,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洗澡时动作要轻,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在使用任何护理用品前,最好先在婴儿小块皮肤上进行试用,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如果婴儿痱子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大片红肿、化脓等症状,要及时带婴儿就医,因为低龄婴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痱子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皮肤感染等问题。
2.有湿疹等皮肤基础问题的婴儿:这类婴儿本身皮肤屏障功能可能较差,出现痱子后更要谨慎护理。在选择护理用品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产品。如果痱子合并湿疹等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治疗,不能自行随意使用药物或护理产品,以免加重皮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