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可通过体格检查(宫高、腹围测量)、超声检查(B超测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及羊水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宫缩应激试验等)进行评估,既往有妊娠合并症及高龄孕妇需更密切全面监测。
腹围测量:同时测量腹围,腹围增长缓慢也可能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一般来说,腹围的增长也有相应的孕周参考范围,如妊娠32周时正常腹围约在89-98厘米,若低于此范围需结合宫高情况综合判断。
超声检查
B超测量胎儿各项指标
双顶径(BPD):双顶径是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通过B超监测双顶径的增长速度,正常情况下,妊娠早期双顶径每周约增长3.6-4.0毫米;妊娠中期每周约增长1.2-1.5毫米;妊娠晚期每周约增长0.22-0.25毫米。如果双顶径增长速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例如,妊娠32周时双顶径应达到约8.17±0.65厘米,若增长缓慢则需警惕。
股骨长(FL):股骨长是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其正常增长也有相应孕周参考,妊娠20周时股骨长约为4.36±0.51厘米,妊娠30周时约为7.20±0.43厘米等,股骨长增长过慢同样可能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相关。
头围(HC)和腹围(AC):头围和腹围的测量也很重要。头围与腹围的比值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正常情况下,头围与腹围的比例在妊娠中晚期有一定范围,若头围腹围比例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胎儿发育情况。
羊水量:超声检查还会观察羊水量,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时可能伴有羊水量减少,因为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之一,胎儿发育迟缓时尿量可能减少,导致羊水量下降。
多普勒超声检查
脐动脉血流监测: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的血流速度,主要观察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正常妊娠时,随着孕周增加,脐动脉血流阻力逐渐降低。如果RI、PI等指标升高,提示胎盘血流阻力增加,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例如,妊娠晚期脐动脉RI应小于0.6,如果超过该值需引起重视。
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对于怀疑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还可能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因为在胎儿缺氧等情况下,会出现脑血流的重新分布,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会增加,通过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可以早期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血缺氧等情况,辅助判断胎儿宫内发育情况。
胎心监护
无应激试验(NST):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胎心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胎儿在胎动时胎心会加速,无应激试验有反应型提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如果NST无反应型,可能提示胎儿有宫内缺氧等情况,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往往可能合并有宫内缺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评估。
宫缩应激试验(CST)或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对于妊娠晚期怀疑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妇,还可能进行宫缩应激试验等。如果试验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等异常情况,也提示胎儿在宫内可能存在窘迫等问题,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相关。
对于特殊人群,如既往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的孕妇,在检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时需要更加密切和全面的监测。因为这些孕妇本身的疾病状态更容易影响胎儿的宫内发育,所以产检的频率可能需要增加,监测的指标也需要更细致。而对于高龄孕妇,胎儿发生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更加严格遵循检查流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