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发病前1-2天有低热、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伴拒食流涎,手、足、臀部有斑丘疹转为疱疹,少数3岁以下及部分大龄患儿可出现重症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患病期间患儿要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吃清淡易消化食物,有基础疾病大龄患儿需更密切监测且用药谨慎。
一、前驱症状
部分患儿在发病前1-2天可能会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疲倦等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这是手足口病发病初期的常见表现,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也有个体差异,比如一些免疫力相对较弱的大龄儿童可能前驱症状持续时间稍长。
二、典型症状
(一)口腔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及咽部。患儿会感到口腔疼痛,表现为拒食、流涎等。例如,大龄儿童可能会明确诉说口腔内有疼痛的溃疡,因为疼痛而不愿意进食,唾液分泌增多后不断流口水。
(二)手部、足部及臀部症状
手部:手指的掌面、侧面、指尖等部位出现皮疹,初期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长轴与手指长轴平行。
足部:足缘、足底、足跟等处也会出现类似手部的皮疹表现,同样先有斑丘疹,然后发展为疱疹。
臀部:臀部皮肤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一般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患儿臀部皮疹较为明显。
三、重症表现
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可能会出现重症表现,如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站立或坐立不稳等;呼吸系统受累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等;循环系统受累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如果大龄儿童出现重症表现,也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虽然大龄儿童患重症手足口病的概率相对低龄儿童稍低,但一旦出现也可能危及生命。例如,有研究显示部分大龄儿童在感染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后,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等重症表现,需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呼吸、循环等情况。
四、不同性别表现差异
在症状表现上,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和重症表现等基本相似,但由于个体的身体状况、免疫力等不同,可能在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恢复速度上会有一定差异。比如,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的大龄男孩或女孩,在感染手足口病后可能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
五、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注意事项
患病期间,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消耗,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大龄儿童可以用淡盐水漱口,这有助于减轻口腔疼痛和预防继发感染,但要注意漱口的方法和力度,避免刺激口腔溃疡部位。
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对于大龄儿童,要鼓励其尽量进食,保证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六、有病史患儿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大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因为手足口病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或加重。例如,患有哮喘的大龄儿童在感染手足口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可能会导致哮喘发作,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要更加谨慎,因为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