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疮手术方式有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血栓外痔剥离术,分别有不同原理和适用人群;手术前要进行一般检查(包括身体状况评估和肠道准备)和心理准备;手术后要注意创面护理(清洁和观察创面情况)和饮食(术后初期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一、手术方式介绍
1.外剥内扎术
原理:对外痔部分进行剥离,对内痔部分进行结扎,使痔核坏死脱落。适用于较大的混合痔。手术时先在局麻或腰麻下进行,将混合痔外痔部分用手术刀或剪刀剥离,然后用丝线结扎内痔部分的基底部。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混合痔中外痔部分较大且内痔也较为严重的情况较为适用。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首先考虑该手术方式,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保守治疗无效。
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原理: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同时进行吻合,使脱垂的痔上黏膜向上悬吊,消除痔的脱垂。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疼痛较轻。手术时将吻合器经肛门插入,环绕痔上黏膜进行吻合。
适用人群:适用于Ⅱ-Ⅳ度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对于女性患者,如果担心手术创伤对生活影响较大,可考虑该手术方式,但仍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年龄方面,一般成年患者适用,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与成人差异较大,不适合该手术。
3.血栓外痔剥离术
原理:对于有血栓形成的外痔,通过手术将血栓剥离,缓解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混合痔伴有血栓外痔情况,可同时处理相关内痔部分。在局麻下,切开外痔血栓部位的皮肤,取出血栓。
适用人群:适用于外痔有血栓形成且疼痛剧烈的混合痔患者;对于儿童,若混合痔伴有血栓外痔且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在充分评估风险后可考虑,但需谨慎操作。
二、手术前准备
1.一般检查
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判断是否能耐受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因为手术可能对心肺功能有一定影响;儿童患者则要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基础疾病情况。
肠道准备:手术前通常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一般在手术前一天进食流质饮食,然后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目的是减少肠道内粪便,防止手术中污染,同时也有利于手术操作。对于儿童患者,肠道准备需要更加温和,避免过度腹泻导致脱水等情况,可选择较为缓和的肠道清洁方法。
2.心理准备
患者可能会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往往也会有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向家长手术的必要性、过程等,缓解家长的焦虑,让患儿能够在相对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三、手术后注意事项
1.创面护理
清洁:术后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一般可采用温水坐浴等方法,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坐浴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可由家长协助进行。
观察创面情况:密切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对于混合痔手术后的患者,要观察痔核脱落情况等。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注意观察创面变化;儿童患者则要注意其创面是否有异常表现,如红肿、异常分泌物等。
2.饮食
术后初期:一般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防止便秘或腹泻影响创面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选择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老年患者也要注意饮食易消化,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创面修复,但要避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