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翼状胬肉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观察随访适用于静止期无明显症状的双眼翼状胬肉;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分别适用于翼状胬肉活动期有炎症表现的患者;手术治疗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手术谨慎,多先保守治疗,老年患者手术需评估全身情况,用药需注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并加强随访。
一、观察随访
对于静止期且无明显症状的双眼翼状胬肉,可选择观察随访。此情况多见于翼状胬肉较小,未对视力造成明显影响,也未引起眼部不适的患者,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时,可先进行观察。需定期到眼科就诊,检查翼状胬肉的生长情况。
二、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等,对于处于活动期、有充血等炎症表现的双眼翼状胬肉可能有一定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但一般不能使翼状胬肉消退。适用于翼状胬肉活动期,有眼部充血、发红等炎症表现的患者,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眼压升高等,需密切监测眼压。
非甾体类抗炎药:像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也可用于减轻翼状胬肉活动期的炎症反应,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适用于有炎症表现的双眼翼状胬肉患者,相对副作用可能较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小,但也需注意可能引起的眼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翼状胬肉较小,未累及角膜较多,或患者有一定手术意愿但全身情况相对较好的患者。对于一些年轻患者,翼状胬肉虽小但影响外观或有潜在进展可能时也可考虑。
手术原理:是将翼状胬肉的纤维血管组织切除,保留角膜表面的正常组织。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等重要结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适用情况:对于翼状胬肉较大,或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较为适用。比如一些翼状胬肉已经侵犯角膜较多,或者既往有翼状胬肉切除复发史的患者。
手术原理:在切除翼状胬肉后,取患者自身的结膜组织移植到手术区域,以覆盖创面,促进角膜表面的修复,同时降低复发的风险。自体结膜移植可以提供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适用情况:对于翼状胬肉侵犯角膜较深,角膜缘干细胞受损明显的双眼翼状胬肉患者较为合适。例如翼状胬肉已经长入角膜深层,影响角膜透明度的患者。
手术原理:切除翼状胬肉后,移植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因为角膜缘干细胞对于维持角膜上皮的正常修复和稳定至关重要,移植后有助于角膜上皮的良好修复,减少翼状胬肉的复发,同时改善角膜的功能和外观。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患者:双眼翼状胬肉儿童患者相对较少见,若发生,手术需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眼部组织还在发育中,手术要充分考虑对眼部发育的影响。一般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观察,如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过早手术。若必须手术,要选择对眼部发育影响最小的术式,并密切观察术后眼部的发育情况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双眼翼状胬肉时,手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对于选择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要加强随访,因为老年患者眼部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翼状胬肉可能进展相对缓慢,但也需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同时,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可能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时,要警惕对血压、血糖等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