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若未及时规范治疗会致关节长久损害,其机制是炎症致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侵蚀关节结构;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成年出现畸形等功能障碍、老年关节退变加速;应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进行康复锻炼、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关节长久损害。
一、关节损害的机制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炎症,急性期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等。随着病情进展,慢性炎症会导致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血管翳会逐渐侵蚀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等结构。例如,研究表明,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持续的炎症刺激会激活多种酶和细胞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这些物质会破坏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丢失,进而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和结构完整性。
二、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关节损害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患风湿性关节炎时,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的生长和发育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例如,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生长板受累,影响肢体的正常长度和关节功能,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未来生活质量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因为儿童的关节结构和组织处于不断发育变化中,炎症对其的破坏作用相对成人可能更为显著。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若风湿性关节炎控制不佳,关节损害会逐渐显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比如,手指关节可能出现变形,呈现出梭形肿胀等畸形改变,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膝关节可能出现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情况,导致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的退行性变可能会加速,进一步加重关节损害程度。
老年患者: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本身关节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若合并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损害会更加严重。一方面,炎症与关节退变相互叠加,会更快地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加剧、骨质破坏增多,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相对困难,更容易出现长期的关节功能受限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
三、预防关节长久损害的措施
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一旦怀疑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检查以及关节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确诊后要进行规范治疗,通常会使用抗风湿药物,如青霉素用于清除链球菌感染灶,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症状、控制炎症。早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减少血管翳对关节结构的侵蚀,从而降低关节长久损害的发生风险。
康复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的功能。例如,对于手指关节,可以进行握拳、伸展等锻炼;膝关节可以进行屈伸活动等。康复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既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又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对保护关节、减少损害有积极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关节损伤。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因为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进而加重关节损害。同时,要保持合理的体重,减轻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加速关节的磨损。此外,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整体病情的控制,从而间接保护关节。
总之,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确实会造成关节长久损害,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康复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关节损害的发生风险和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