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疥疮需从个人卫生、环境、集体场所及特殊人群等方面入手。个人卫生要勤洗澡、换衣且用热水洗,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环境要保持居住清洁、定期晾晒清洗物品并通风;集体场所如学校、医疗机构等要做好宣传、检查、消毒隔离等;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注意衣物材质和护理,老年人要保湿并注意个人卫生及集体环境。
一、个人卫生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
日常应勤洗澡,建议每周至少洗澡2-3次,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清洁皮肤。这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可能存在的疥虫或虫卵等。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沐浴产品,避免刺激儿童娇嫩的皮肤。成人在洗澡时要注意全面清洁身体各个部位,包括颈部以下的全身皮肤,尤其是皮肤褶皱处、手指缝、脚趾缝等容易忽视的部位。
勤换衣物,衣物要每天更换,并且更换下来的衣物要用热水清洗。因为疥虫在离开人体后在适宜温度下能存活一定时间,热水清洗可以杀死衣物上可能存在的疥虫。对于婴幼儿的衣物,要选择柔软、舒适且容易清洗的材质,清洗时水温适宜,一般30-40℃较为合适,既能有效杀灭疥虫,又不会损伤衣物和刺激婴儿皮肤。
2.避免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
疥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疥疮患者握手、同床睡觉、拥抱等。所以要尽量避免与已知的疥疮患者有密切身体接触。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如果发现有疥疮患者,要提醒儿童避免与患者过于亲近。对于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与疥疮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减少感染风险。
二、环境方面
1.居住环境清洁
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定期对室内进行打扫,清扫灰尘等。疥虫可能隐藏在灰尘中,定期清扫可以减少疥虫的存活环境。对于家庭中的床铺、沙发等家具,要定期清洗和晾晒。床铺的被褥每周至少晾晒1-2次,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疥虫。儿童的床铺要更加注意清洁和晾晒,因为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受到疥虫侵害。
对于不能水洗的物品,如毛绒玩具等,可以通过密封在塑料袋中放置一段时间,利用密闭环境造成缺氧来杀死疥虫。同时,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疥虫的浓度。
三、集体场所预防
1.学校等集体场所
在学校中,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疥疮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定期检查学生的皮肤状况,一旦发现有疑似疥疮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就医。同时,学校要确保宿舍等集体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宿舍进行打扫和通风。对于学生的衣物、被褥等物品,建议学生定期清洗和晾晒,营造一个健康的集体生活环境,防止疥疮在学校内传播蔓延。
2.医疗机构等场所
医疗机构在接诊疥疮患者后,要对接触过患者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疥虫在医疗机构内传播。医护人员在接触疥疮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手套等,防止自身感染后再传播给其他患者。对于住院患者,如果同病房有疥疮患者,要及时采取隔离等措施,保障其他患者的健康。
四、特殊人群预防
1.婴幼儿
婴幼儿皮肤更加娇嫩,预防疥疮时要特别注意。家长要给婴幼儿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婴幼儿皮肤的清洁,洗澡时动作要轻柔。在集体场所如幼儿园等,要密切关注婴幼儿与其他儿童的接触情况,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发现婴幼儿有皮肤瘙痒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检查是否有疥疮症状,一旦怀疑要尽早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往往较为干燥,自身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在预防疥疮时,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滋润,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护肤品。同时,老年人在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养老院等,要加强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养老院工作人员要关注老年人的皮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