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关节相关病症如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内脏相关病症如类风湿血管炎、肺脏病变、心脏受累、血液系统病变,还有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相关病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相关病症风险和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病情及并发症风险,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者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以早期处理相关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若病情控制不佳,随着疾病进展,炎症会持续破坏关节软骨、骨质及周围的韧带、肌腱等结构,导致关节出现畸形,常见的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畸形,以及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等。这是因为炎症反复刺激使得关节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手指畸形会影响精细动作的完成,像拿筷子、写字等。
关节功能障碍:由于关节的疼痛、肿胀以及畸形等问题,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严重时可导致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穿衣等活动。例如,膝关节功能障碍会使患者行走困难,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内脏相关病症:
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全身血管,表现多样,如皮肤出现紫癜、溃疡,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感觉异常、肌无力等,眼部受累可出现巩膜炎、虹膜炎等。其发病机制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免疫异常有关,自身抗体攻击血管导致血管炎症损伤。比如皮肤出现的紫癜是由于血管炎症后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所致;神经系统受累则是因为血管炎影响了神经的血液供应,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肺脏病变:包括间质性肺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肺脏受累表现,患者可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另外,还可能出现胸膜炎,表现为胸痛、胸腔积液等。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波及到肺部组织,逐渐破坏肺的间质结构;胸膜炎则是由于胸膜受到炎症累及,导致渗出增加形成胸腔积液。
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包积液等;还可能影响心肌,导致心肌病变等。心包炎是因为心脏周围的心包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的侵袭,出现炎性渗出;心肌病变则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全身炎症状态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对心肌的损伤有关。
血液系统病变:常见的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疾病的慢性炎症状态有关,炎症因子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会明显升高。贫血会使患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血小板增多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相关病症:
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炎症影响,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进一步加重骨骼的脆弱性,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例如,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导致骨折发生,如椎体压缩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
干燥综合征: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合并干燥综合征,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是因为自身免疫反应累及了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体,导致腺体分泌减少。口干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吞咽,眼干则可能导致眼睛干涩、异物感,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引起相关病症的风险和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等问题;女性患者在一些与内分泌相关的并发症方面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如定期进行肺部CT检查监测肺脏病变情况、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心脏受累情况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相关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