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外斜视造成原因

来源:民福康

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解剖因素方面有眼外肌发育异常(如外直肌过强、内直肌发育不良或肌肉附着点异常)和眼眶发育因素;神经支配因素包括融合功能发育不全(早期发育不全易致眼位偏斜)和神经支配不平衡(神经传导异常可引发);屈光因素涉及远视眼(过度调节伴过度集合致外斜视)和屈光参差(双眼成像不等致融合困难引发);还有遗传因素,即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后代患病概率相对较高。

从解剖结构看,外直肌过强或内直肌发育不良可能导致共同性外斜视。例如,在儿童群体中,若外直肌的解剖结构使得其拉力大于内直肌,就容易打破眼球内外肌力量的平衡,从而引发外斜视。这种情况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因眼外肌的发育差异逐渐显现。

另外,肌肉附着点异常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如外直肌附着点偏后或内直肌附着点偏前等,都会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平衡,进而导致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

眼眶发育因素:

眼眶的大小、形状等发育情况与共同性外斜视相关。如果眼眶发育较小,相对眼球来说,可能会使眼球的位置受到影响,导致眼位向外偏斜。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眼眶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若出现异常发育,就可能引发斜视问题。比如,某些先天性眼眶发育异常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共同性外斜视。

神经支配因素

融合功能发育不全: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融合功能,能够使双眼视轴保持平行,维持正常的眼位。但如果儿童在早期融合功能发育不全,就难以很好地控制双眼的协调运动,容易出现眼位偏斜。例如,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受到一些因素干扰,如视觉刺激不足等,可能影响融合功能的正常发育,从而增加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风险。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尚在发育中,融合功能相对脆弱,更易因融合功能发育问题导致共同性外斜视。

神经支配不平衡:

支配眼外肌的神经传导出现异常也会导致共同性外斜视。比如,支配外直肌和内直肌的神经冲动传递不协调,可能使得外直肌和内直肌的收缩与舒张不能很好地配合,进而引起眼位向外偏斜。这种神经支配的不平衡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在一些有颅脑外伤病史的患儿中,就可能因神经损伤导致神经支配不平衡,引发共同性外斜视。

屈光因素

远视眼:

远视眼患者为了看清物体,需要使用更多的调节力。长时间的过度调节会伴随过度的集合,而当调节放松时,集合不能相应放松,就可能导致外斜视。对于儿童来说,远视眼较为常见,如果未能及时矫正,就容易引发共同性外斜视。例如,很多学龄前儿童因未及时进行视力检查,患有远视却未矫正,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共同性外斜视的情况。

一般来说,中高度远视更易引发这种调节与集合的失衡,从而导致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概率增加。

屈光参差:

当双眼的屈光度数差异较大时,即屈光参差,会导致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大脑难以将双眼成像融合为一个清晰的图像,为了克服这种融合困难,可能会出现眼位偏斜。比如,一只眼为正视,另一只眼为高度近视,双眼成像大小不同,大脑处理困难,就可能引发共同性外斜视。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屈光参差如果未得到及时纠正,也会增加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风险。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倾向:

研究表明,共同性外斜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共同性外斜视的病史,那么后代患共同性外斜视的概率相对较高。遗传因素可能通过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传递,影响眼外肌的发育、神经支配等方面,从而增加发病风险。例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共同性外斜视,其子女患该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要高。

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儿童时期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眼部的发育等过程都可能受到遗传基因的调控,若存在相关致病基因,就容易引发共同性外斜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一定要做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多与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而引起,多为缓慢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斜视程度较小,并且眼睛控制力相对较强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单眼遮盖、负镜过矫等方法改善间歇性外斜视。但对于斜视症状较严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眼睛随时都偏斜视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