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单侧上肢开始的静止性震颤(50岁以上人群易出现,男性略高于女性)、肌强直(年龄越大越易发生,男女早期无显著差异)、运动迟缓(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男女早期无明显差异);非运动症状包括超一半早期患者嗅觉减退(老年人易出现,男女早期无显著差异)、睡眠障碍(年龄大的患者易出现,男女早期表现形式可能有差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年龄越大越易发生,男女早期表现程度个体有差异)、早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精神症状(年龄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男女早期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
一、运动症状
1.震颤
多为单侧上肢开始的静止性震颤,表现为手指像搓丸子那样的运动,频率约4-6Hz,安静或休息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这种震颤是帕金森病早期常见的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导致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缺乏,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有关。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帕金森病震颤的风险增加,一般5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此类早期运动症状。男性和女性在早期震颤表现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整体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2.肌强直
患者会感觉肌肉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加。检查时可发现铅管样强直(在被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类似弯曲铅管的感觉)或齿轮样强直(在铅管样强直基础上,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导致患者动作迟缓、笨拙,穿衣、系纽扣等精细动作困难。肌强直的发生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基底节区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年龄越大,发生肌强直的可能性越高,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肌强直表现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3.运动迟缓
表现为动作缓慢,随意运动减少。例如,患者起床、翻身、步行、变换方向等运动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运动迟缓的发生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减少,影响了基底节-皮质-纹状体环路的功能,导致运动调控障碍。年龄是影响运动迟缓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运动迟缓的发生率升高,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运动迟缓的起始和发展速度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年龄较大的人群更易出现该症状。
二、非运动症状
1.嗅觉减退
约有超过一半的帕金森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帕金森病早期可能影响到与嗅觉相关的神经通路,导致嗅觉功能受损。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嗅觉减退后发展为帕金森病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嗅觉减退与帕金森病发生的关联度可能增加。男性和女性在早期嗅觉减退的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老年人中嗅觉减退的比例相对较高。
2.睡眠障碍
早期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问题。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影响了睡眠-觉醒调节系统。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年龄是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升高。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可能出现便秘,这是由于胃肠蠕动减慢所致。还可能有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帕金森病累及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年龄越大,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越高,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程度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年龄因素对其影响显著。
4.精神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精神症状。这与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递质改变,影响了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有关。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早期精神症状,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精神症状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年龄因素会增加精神症状出现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