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多有子宫手术史等,妊娠晚期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子宫软,超声可明确类型;胎盘早剥常有相关病史或诱因,突发持续性腹痛伴阴道流血,子宫压痛明显呈板状硬,超声可现胎盘后血肿,重型者凝血功能异常,需对不同人群加强孕期监测及早期鉴别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病史方面
1.前置胎盘
多有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子宫手术史,或高龄、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患者通常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例如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胎盘可能附着于子宫瘢痕处,易发生前置胎盘,妊娠晚期出现无诱因阴道流血。
不同类型前置胎盘表现略有差异,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和边缘性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
2.胎盘早剥
常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或有外伤史、宫腔内压力骤减(如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羊水过多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等情况。患者多有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早剥面积大小、内出血量多少相关,可伴有阴道流血,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多不相符。
二、临床表现方面
1.腹部检查
前置胎盘: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临产时宫缩有间歇性,先露部常高浮,易发生胎位异常,如臀位等。
胎盘早剥:子宫压痛明显,呈板状硬,宫缩间歇期不能松弛,胎位触诊不清。若胎盘早剥发生在子宫后壁,腹部压痛可不明显,但可有子宫张力增高。随着胎盘早剥面积增大,胎儿可出现宫内窘迫甚至死亡,胎心监护可出现异常,如胎心减慢、变异减速等。
2.阴道检查
前置胎盘:一般不做阴道检查,若必须进行,需在输液、备血及做好剖宫产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口有血液,胎盘组织位于宫颈内口处。
胎盘早剥:阴道检查一般不用于胎盘早剥的诊断,因可能加重出血。
三、超声检查方面
1.前置胎盘
超声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明确前置胎盘的类型。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的距离是判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指标,若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20mm为低置胎盘,<50mm但>20mm为部分性前置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为完全性前置胎盘。
超声检查还可评估胎儿情况,如胎儿生长发育、胎位等。
2.胎盘早剥
超声表现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边缘不清的液性低回声区(胎盘后血肿),胎盘异常增厚,若胎盘后血肿较大,还可使胎盘胎儿面凸向羊膜腔。但超声检查有时可能漏诊一些轻型胎盘早剥,尤其是后壁的胎盘早剥。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
前置胎盘:主要观察血红蛋白水平,若反复阴道流血,血红蛋白可降低,程度与阴道流血量相关。
胎盘早剥:血常规可显示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计数可因出血后应激反应等轻度升高,凝血功能检查可出现异常,如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等,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重型胎盘早剥。
2.凝血功能检查
前置胎盘:一般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除非大量出血导致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但相对少见。
胎盘早剥:重型胎盘早剥时,由于胎盘剥离面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检查会出现明显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高龄孕妇,本身发生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风险增加,在孕期需加强监测,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对于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妊娠后要密切关注胎盘位置,警惕前置胎盘的发生。而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注意观察自身症状,一旦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鉴别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