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需用温水洗澡并及时擦干,日常出汗后及时擦拭,穿着宽松透气棉质衣物,调节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并保持合适湿度,痱子轻时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搔抓,婴幼儿要特护皮肤褶皱处干爽等,成年人有基础病史等要注意相关护理。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1.温水洗澡:每日用30~35℃左右的温水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可能刺激皮肤,过低则不利于去除汗液等污垢。洗澡时可选用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沐浴露(若为婴幼儿)或成人温和沐浴产品,轻轻清洁皮肤,重点清洁容易长痱子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洗完后要用柔软干净的毛巾迅速擦干身体,尤其是皮肤褶皱间的水分要擦干,因为汗液残留会加重痱子状况。
2.日常清洁:平时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出汗后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擦拭,避免汗液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例如在炎热天气下活动后,应尽快找阴凉处擦干汗水。
二、穿着合适衣物
1.衣物材质选择:应选择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棉质衣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让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避免穿着化纤类等不透气的衣物,化纤衣物不吸汗,会阻碍汗液蒸发,容易加重痱子。比如婴幼儿可选择纯棉的宽松连体衣、短袖短裤等,成人则可选择棉质的短袖衬衫、宽松长裤等。
2.衣物穿着要求:衣物要宽松,不要过紧,过紧的衣物会摩擦皮肤,影响皮肤的透气性,不利于痱子的恢复。例如婴幼儿的衣物不要束缚住身体,要保证四肢活动不受限,同时衣物也不能过于宽松导致不易护理。
三、调节环境温度湿度
1.室内温度调节: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将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较为适宜。可使用空调来调节温度,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因为高温环境会使人体出汗增多,易诱发或加重痱子。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通过空调使室内维持在合适温度,但要注意避免空调直吹身体。
2.室内湿度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等调节湿度。过高的湿度会使皮肤感觉更加闷热,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但过于干燥也不利于皮肤健康,合适的湿度有助于皮肤保持良好状态,减少痱子的发生或加重。对于婴幼儿,要特别关注室内湿度,避免环境过于潮湿或干燥。
四、局部护理
1.外用药物选择:若痱子较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清凉、收敛、止痒的作用。使用时要注意摇匀,然后用棉签等蘸取适量涂抹在痱子部位,但要避免涂抹在皮肤破溃处。如果痱子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使用指导),但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的局部护理方法。
2.避免搔抓: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尽量避免搔抓痱子部位,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引起继发感染等问题。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看护,可给婴幼儿剪短指甲,防止搔抓时损伤皮肤;对于成年人,也要克制搔抓的冲动,若瘙痒明显,可通过轻轻拍打等方式缓解。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更加娇嫩,长痱子时家长要格外小心。除了上述的皮肤清洁、衣物选择、环境调节等护理外,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褶皱处的干爽,可在褶皱处适当扑些婴儿专用的爽身粉,但要注意不能过量,避免爽身粉结块刺激皮肤。同时,要密切观察痱子的发展情况,若痱子范围扩大、出现化脓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另外,婴幼儿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护理方法,避免随意使用成人用的药物,防止对婴幼儿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2.成年人:成年人长痱子时,若本身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要更加注意皮肤的护理,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愈合等情况。在选择护理产品时要根据自身皮肤状况,若皮肤容易过敏,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产品。同时,若痱子情况较严重或经过一般护理后长时间不缓解,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