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褥疮的因素包括压力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体重过重)、皮肤潮湿(汗液尿液刺激、潮湿促细菌滋生)、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特点、儿童皮肤特点),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皮肤,增加褥疮发生风险,需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摩擦力:皮肤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会损害皮肤的角质层。例如患者在床上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褥疮。在移动患者时,如果方法不当,过度拖拽患者,就会增加皮肤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加褥疮发生风险。对于长期卧床且身体虚弱、活动能力差的患者,摩擦力的影响更需重视。
剪切力: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与体位有密切关系。比如半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和皮下组织相对于肌肉、骨骼发生滑移,导致血管拉伸扭曲,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容易引发褥疮。对于术后患者采取半卧位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剪切力对局部组织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身体状况较差、恢复较慢的患者。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皮肤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等,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和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褥疮发生的可能性。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进食困难的患者,如患有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等,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增加褥疮发生风险。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体重过重:体重过重的人群,身体对局部组织的压力更大,尤其是一些易受压的部位,如臀部、脚跟等,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增加褥疮发生的几率。肥胖患者由于活动相对不便,皮肤褶皱处容易出汗潮湿,也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进一步增加了褥疮发生的风险。对于肥胖患者,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体位,以降低褥疮发生的可能性。
皮肤潮湿
汗液、尿液等刺激: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等潮湿刺激时,会使皮肤角质层变软,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尿液和粪便会持续刺激会阴部及臀部皮肤,如果不能及时清洁,很容易引发褥疮。婴幼儿皮肤娇嫩,若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也可能导致臀部出现褥疮。对于这类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定期更换尿布或床单。
潮湿环境促进细菌滋生: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感染会加重皮肤的损伤,进而引发褥疮。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时,细菌更容易在局部定植,产生炎症反应,破坏皮肤组织,导致褥疮的发生和发展。例如长期卧床且皮肤潮湿的患者,皮肤表面的细菌容易滋生,引发感染性褥疮。对于存在皮肤潮湿情况的患者,要采取措施保持皮肤干燥,如使用吸水性好的床单、定期擦拭皮肤等,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年龄因素
老年人皮肤特点: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皮肤变薄、弹性降低、皮下脂肪减少、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减退等。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的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且修复能力下降。老年人的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降低,因此更容易发生褥疮。例如老年人长期卧床时,皮肤与床面接触部位更容易因压力、摩擦力等因素出现损伤,且恢复缓慢。对于老年患者,要更加注重皮肤的护理,定期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儿童皮肤特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皮肤非常娇嫩,角质层薄,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相对较快但调节能力差。如果儿童长期受到压迫或皮肤潮湿等情况,也容易引发褥疮。比如长时间使用尿布且更换不及时的婴幼儿,臀部皮肤容易因尿液和粪便刺激以及潮湿环境而出现褥疮。对于儿童患者,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