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需进行多方面检查。临床要询问症状表现、发作频率及诱因;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颅神经等多方面;影像学检查有头部CT、MRI及MRA、颈部血管超声;实验室检查涵盖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还有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等其他检查,各检查从不同方面帮助明确病情,如头部CT排除脑出血,MRI及MRA发现脑缺血灶和脑血管病变,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脑血管,血液生化查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查凝血状态,TCD评估颅内血流动力学,脑电图辅助鉴别诊断。
一、临床症状和病史采集
1.症状表现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具体症状,包括发作时是否有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利、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了解症状持续时间,一般TIA症状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症状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女性可能因血管条件较差更易出现相关症状。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TIA发生风险更高,在询问病史时需重点了解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2.发作频率及诱因了解:询问TIA发作的频率,以及是否有明确诱因,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体位变化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诱因可能不同,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的人群可能因血脂异常更易诱发TIA。
二、神经系统检查
1.一般神经系统查体:包括意识状态、颅神经检查(如视力、视野、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口角有无歪斜等)、运动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等)、感觉系统检查(痛觉、触觉等)、反射检查(深浅反射等)。不同年龄的人群神经系统查体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查体结果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其年龄特点进行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部CT检查:头部CT可以排除脑出血等类似TIA表现的疾病,有助于初步了解脑部结构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头部CT能快速筛查是否有急性脑血管病变。
2.头部MRI及MRA检查:头部MRI对脑缺血病灶的检出比CT更敏感,尤其是在TIA发作后早期,能发现小的梗死灶。MRA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发现脑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对于怀疑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尤其是年轻且有不明原因TIA发作的人群,MRI及MRA检查很有必要。
3.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部血管超声可以观察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不同,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的人群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评估颅外段脑血管的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血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低血糖情况,糖尿病患者发生TIA的风险较高。血脂检查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而动脉粥样硬化是TIA的重要病因之一。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一些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因为一些治疗TIA相关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2.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尤为重要,因为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TIA的发生风险或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五、其他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TCD可以检测颅内脑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有助于评估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怀疑有颅内脑血管狭窄或痉挛等情况的TIA患者,TCD检查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例如,对于有偏头痛病史且出现TIA症状的患者,TCD可能有助于发现颅内血管的异常改变。
2.脑电图检查:一般情况下TIA患者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TIA伴有癫痫样发作等情况时,脑电图检查可能会有异常发现,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