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压高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房角结构异常(如发育性房角结构异常)和先天性青光眼(因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致房水排出受阻);后天性因素有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致房水排出阻塞)、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占据空间影响房水流通)、外伤(如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或房角后退引发眼压升高)、药物因素(长期用某些药物可能致眼压升高)、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致眼部血液循环和房水代谢异常,神经纤维瘤病致眼部结构异常影响房水排出)。
一、先天性因素
(一)房角结构异常
1.发育性房角结构异常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房角的结构发育出现异常,如虹膜根部附着靠前等情况,会影响房水的正常排出。研究表明,在一些先天性青光眼患儿中,房角的小梁网等结构发育不完善,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加,从而引起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较为常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可能影响眼部结构的正常发育。
(二)先天性青光眼
1.发病机制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前房角发育异常,使得房水排出受阻。患儿的眼压升高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现,可能表现为角膜增大、混浊,畏光、流泪等症状。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眼压高的先天性原因,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因为长期的高眼压会影响患儿的视力发育,导致视神经萎缩等严重后果。
二、后天性因素
(一)眼部炎症
1.葡萄膜炎
儿童患葡萄膜炎时,炎症会引起房水的分泌增加或房水排出通道的阻塞。例如,前葡萄膜炎时,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能阻塞小梁网,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研究显示,葡萄膜炎导致的眼压升高在儿童中并不罕见,炎症的类型不同,对眼压的影响机制也有所差异。感染性葡萄膜炎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更剧烈,更易导致房水排出障碍,从而使眼压升高;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如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也会通过炎症介质等多种途径影响房水的循环,进而引起眼压高。
(二)眼内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内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会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流通。肿瘤细胞的生长可能阻塞房角或破坏房水排出的相关结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眼内压力升高。患儿可能出现白瞳症、眼球突出等表现,同时伴有眼压升高,需要通过眼部检查如眼底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三)外伤
1.眼外伤
儿童眼部受到外伤时,如眼球顿挫伤、穿孔伤等,可能引起前房出血、房角后退等情况。前房出血时,血液会阻塞房水的排出通道;房角后退会导致小梁网等结构受损,影响房水的外流,从而引起眼压升高。例如,眼部受到撞击后,房水的正常循环被破坏,短期内可能出现眼压急剧升高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否则可能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四)药物因素
1.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长期使用某些全身性药物或眼部局部药物可能引起眼压升高。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论是全身应用还是眼部局部应用,都可能导致眼压升高。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房水的生成和排出等多个环节来改变眼压。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成人不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需密切监测眼压。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在有长期用药史的儿童中需要考虑到药物因素导致眼压高的可能。
(五)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房水代谢。高血糖状态下,眼部的微血管可能发生病变,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从而导致眼压升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儿发生眼压异常的风险较正常儿童有所增加,需要糖尿病患儿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等,以便早期发现眼压问题并进行干预。
2.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部的病变,影响房水的排出。神经纤维瘤病累及眼部时,可能导致眼部的结构异常,如对视神经、房角等结构产生压迫或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引起眼压升高。患儿可能同时伴有皮肤的咖啡斑等典型表现,眼部检查可见相关的结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