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锻炼需遵循适度、循序渐进、个性化原则,适合的锻炼方式有关节活动度锻炼(如手部、膝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如腿部、上肢肌肉锻炼)、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锻炼中要避免关节疼痛肿胀时高强度锻炼、突然剧烈运动,老年患者要注意锻炼后保暖,儿童患者家长要关注反应、保证休息等。
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锻炼的总体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锻炼需遵循适度、循序渐进、个性化的原则。要根据自身病情活动度来调整锻炼强度,在病情活动期应适当减少锻炼强度或选择轻柔的锻炼方式,而在病情缓解期可逐步增加锻炼量。
二、适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锻炼方式及
(一)关节活动度锻炼
1.手部关节活动:患者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握拳、伸展等动作。例如,缓慢地将手指完全伸展,再用力握拳,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腕关节,可做腕关节的屈伸和左右侧屈运动,幅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组10次左右,每天3-4组。这种锻炼有助于维持手部和腕部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对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长可辅助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以不引起患儿疼痛哭闹为宜,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造成关节损伤。
2.膝关节活动:仰卧位时,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平躺在床上,一侧腿伸直,另一侧腿屈膝,将屈膝的腿尽量向胸部靠近,然后缓慢伸直,交替进行,每次每侧腿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锻炼时更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关节疼痛加剧。
(二)肌肉力量锻炼
1.腿部肌肉锻炼:可进行坐位抬腿运动,坐在椅子上,将一条腿伸直抬起,保持5-10秒后放下,然后换另一侧腿,每次每侧腿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肥胖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腿部肌肉力量锻炼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而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进行腿部肌肉力量锻炼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引发心血管不适,可以选择更轻柔的方式,如卧位的腿部屈伸运动。
2.上肢肌肉锻炼:可进行哑铃锻炼(对于病情允许且能耐受的患者),手持小哑铃进行屈肘、伸肘运动,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选择较轻的哑铃,以逐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同时不加重关节负担。
(三)有氧运动
1.游泳锻炼:游泳是非常适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有氧运动。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关节所承受的体重压力减轻,患者可以进行自由泳、蛙泳等运动。游泳能够锻炼全身的肌肉,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关节的负重,每次游泳时间可控制在30-60分钟,每周可进行3-5次。对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浅水区的安全游泳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肌肉和心肺功能,还能在水中感受到轻松,有助于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情绪。
2.散步:适合各年龄段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进行慢速散步,每天散步时间可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周散步3-5次。散步时要注意选择平坦的路面,穿着舒适的鞋子,保持均匀的步伐。对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散步时可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以增加稳定性,防止摔倒。
三、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的情况
1.避免在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时进行高强度锻炼,此时过度锻炼可能会加重关节损伤。
2.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大幅度关节扭转等动作,这类动作容易导致关节周围组织损伤。
(二)特殊人群的特别提示
1.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了上述锻炼注意事项外,要特别注意锻炼后的保暖,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关节周围组织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保暖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同时,锻炼时要选择在室内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寒冷的户外锻炼时间过长。
2.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在锻炼过程中的反应,确保锻炼方式和强度适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锻炼后要鼓励儿童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对身体恢复和疾病康复非常重要。而且要避免儿童在锻炼时过度疲劳,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儿童能够耐受且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