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眼底动脉硬化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年龄增长有关,病理性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可致视力下降等,通过眼科和全身检查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并改善生活方式,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分类

眼底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眼底血管改变,可分为生理性动脉硬化和病理性动脉硬化。生理性动脉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与年龄增长有关;病理性动脉硬化则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相关。

二、发病机制

(一)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发生硬化,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退变过程,就像机器使用久了会出现磨损一样,眼底的血管也不例外,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并无本质性的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脂质沉积,进而引发动脉硬化。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高血压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影响,年轻人如果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也可能较早出现眼底动脉硬化。

2.高血脂:血液中脂质水平升高,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硬化。高血脂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脂,进而增加眼底动脉硬化的风险,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受到影响,儿童如果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在后期埋下高血脂相关疾病的隐患。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糖尿病对不同年龄的患者都有影响,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增加眼底病变包括动脉硬化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眼底动脉硬化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眼科检查时被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在眼底检查时,可以看到眼底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动脉迂曲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一)眼科检查

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眼底血管的形态、结构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眼底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硬化的程度。

(二)全身检查

需要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检测、血脂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可能导致病理性眼底动脉硬化的全身性疾病。

五、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针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如果是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眼底动脉硬化,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降糖药物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血脂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并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

2.改善生活方式:无论哪种类型的眼底动脉硬化,都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血管损伤,不利于眼底动脉硬化的控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是眼底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全身状况的综合管理。在治疗原发病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长期坚持,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不能间断。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合并眼底动脉硬化时,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持续存在。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的指导原则,并且要定期进行眼底的随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的进展并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足部等其他部位的血管病变情况,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全身性的。

(三)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后,要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情况,可能需要将血压控制得更低。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并且要注意监测血压波动情况,在生活中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过度劳累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眼底动脉硬化
眼底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眼底血管改变,是眼底所见的视网膜动脉硬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全身其他血管系统以及脑血管的情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底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的症状与病情发展情况相关,需进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早期 眼底动脉硬化多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关,早期视网膜动脉因脂质堆积,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会出现眼疲劳、视力下降、头疼、眼睛胀痛等症状。 2.晚期 晚期血管堵塞加重,血液无法通过时,易导致视网膜病变,眼睛会出现黄色渗出物
眼底动脉硬化早期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能会出现视力损害、眼底出血。 眼底动脉硬化早期患者一般不会感到明显的异常症状,但会出现动脉反光带增宽,血管走行平直的病理变化。眼底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血管及全身其他血管的情况,如果在疾病早期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后期很容易发生眼底出血,严重时可
眼底动脉硬化一级症状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一级主要表现为血管病变,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 眼底动脉硬化是不是会机体老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而眼底动脉硬化一级属于病变早期,由于病变程度较轻、没有引起组织损害,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是,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眼底的血管呈弥漫性变窄、硬化,表现为动脉反光带增宽、血管走行
眼底动脉硬化症状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症状通常包括视力下降、渗出、视网膜水肿等,分析如下: 1.视力下降 患者因眼底动脉硬化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2.渗出 若患者是因高血压导致的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局部黏膜屏障发生损坏,从而造成黏膜组织内的组织液外渗。 3.视网膜水肿 眼底动脉硬化压迫视网膜静脉,造
眼底动脉硬化怎么办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合理饮食,多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的愉悦,从而延缓眼底动脉硬化的发展。 2、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动脉硬化,通常采取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钾等药物治疗。
眼底动脉硬化会治好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一般无法治好。 眼底动脉硬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属于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通常无法治好。但是经控制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抗血小板治疗等综合措施后,可以预防眼底动脉硬化加重。 患者日常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
肾小球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病人现阶段是肾小球动脉硬化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肾小球内供血不足导致肾小球硬化。导致这种情况的病因比较多,多见于各种肾脏疾病治疗效果欠佳,或者病情迁延较长者,病情进展中末阶段就会成为肾小球硬化的问题。治疗的方法一般是采取激素加细胞抑制剂加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要注意对症治疗。
心脏主动脉硬化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主动脉硬化常见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者以及人体的自然老化,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主动脉硬化的程度。当主动脉硬化诱发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夹层等血管并发症时,会影响患者头部、上肢、颈椎等部位的血液供应,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当主动脉硬化处于一定的范围以内,未诱发其他并发症,则可通过积极用药或者其他治疗控制其进一步发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具体的严重程度要看斑块的多少,大小,以及动脉中膜的厚度。表现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是发生了动脉的粥样硬化,颈动脉可以反映全身动脉的硬化情况。经过颈动脉可以对全身的情况进行评估。虽然颈动脉有斑块,但并未影响血流,因此颈动脉暂时不需要干预,如果你血脂偏高,建议结合医生使用降血脂药物。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随斑块形成是比较严重的,因为颈动脉是主要给脑组织进行供血的,如果颈动脉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表现出了颈动脉的狭窄或者是闭塞,就会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表现出头晕、头痛的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会表现出脑梗死,造成一侧肢体的偏瘫,肌力下降,肌张力升高,视物不清,伸舌偏,而且会造成不能说话的
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汤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本身一般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动脉硬化是由于血管病变而产生的血管疾病,血管疾病本身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动脉硬化所引起的所供血的器官或者组织发生了病变以后,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比如如果动脉硬化导致了脑血管病,就会产生脑血管病的症状,如果导致产生了冠心病,就会有冠心病的症状等等,所以动脉硬化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感觉或者症状,主要是表
动脉硬化的好发人群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血管衰老的过程,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复发,但是现在发现青年人也有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没有老年人的危险因素,但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血管壁损伤,所以年轻人也要防止自己的不良习惯。另外从危险因素来说,能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些因素,都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贫血、氧化应
什么是眼底动脉硬化
崔世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表现,也是最容易发现的一种动脉硬化,主要是因为眼底动脉硬化不需要特殊的影像学设备即可明确,比如CT、超声,眼科大夫通过眼底镜可以看到眼底血管有无动脉硬化的表现。眼底动脉硬化的患者会表现出纤细、僵硬,没有圆滑的走行,严重的时候可以引起眼底动脉破裂出血。
眼底动脉硬化早期症状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早期的症状是在进行眼底检查时,医生可以发现患者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动脉与静脉交叉处由于硬化的动脉会压迫静脉,导致局部的静脉变细,形成压迫征。一旦出现眼底动脉硬化,需要及时通过使用药物治疗,软化血管,避免病情继续加重,预防形成视网膜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下肢动脉硬化怎么办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下肢动脉硬化的缓解方法如下:第一、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饮食结构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高盐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每天适当运动锻炼,大约半小时左右,有助于改善下肢动脉弹性,缓解硬化症状。第二,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服用具有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或者阿托伐他汀等。
动脉硬化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有所提高。并且好发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但是也不必过分惊恐,平时可以服用些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帮助抗动脉硬化,比如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些降血脂和稳定斑块调节血管的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