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关节症状包括晨僵(多数患者出现,持续超1小时有意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关节疼痛与肿胀(最早症状之一,多对称,不同年龄段等人群表现有别)、关节畸形(病情迁延不愈出现,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关节外症状有类风湿结节(较常见,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呼吸系统症状(可出现间质性肺疾病,不同人群表现不同)、血液系统症状(常见贫血、血小板增多,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心包炎,不同人群表现不同)。
一、关节症状
1.晨僵: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具有临床意义。晨僵的发生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因素有关,炎症介质堆积在夜间相对静止状态下更容易聚集,早晨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晨僵持续时间可能延长。对于儿童患者,晨僵可能表现为早晨起床后玩耍时动作不灵活等;女性患者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可能在月经前后晨僵症状有一定变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劳损的人群,本身关节基础状态差,更容易出现晨僵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2.关节疼痛与肿胀:疼痛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多为对称性疼痛,常见于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病情活动时疼痛往往加重。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软组织水肿等原因引起,受累关节局部表现为肿胀、温度升高,按压时有压痛。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患者关节肿胀可能与生长发育阶段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比如儿童关节囊相对松弛,炎症更容易导致肿胀;老年患者由于关节软骨退变等基础问题,炎症引起的肿胀可能更易与退行性病变叠加;女性患者在孕期或绝经后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关节对炎症的反应,导致疼痛肿胀表现有差异;有既往关节外伤病史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关节疼痛肿胀可能更剧烈且恢复较慢。
3.关节畸形:病情迁延不愈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常见的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腕关节强直,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的发生是由于炎症导致关节软骨、骨质、韧带等结构破坏,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关节畸形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可能对生长发育影响更大;老年患者关节畸形往往提示病情较长且控制不佳;女性患者激素水平影响骨质代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畸形进展;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关节畸形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或更严重。
二、关节外症状
1.类风湿结节:是较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跟腱等处。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其形成与类风湿因子等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对于不同人群,儿童类风湿结节相对少见;老年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可能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且预后相对较差;女性患者类风湿结节的分布和大小可能受激素影响;有吸烟史的患者,类风湿结节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因为吸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加重炎症反应。
2.呼吸系统症状:可出现间质性肺疾病,表现为咳嗽、气短等,严重时可影响肺功能。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炎症累及肺部有关,炎症细胞浸润等导致肺组织损伤。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呼吸系统症状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要密切关注肺功能变化;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呼吸系统症状时更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女性患者激素水平影响下,呼吸系统症状可能有不同表现;有长期粉尘接触史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呼吸系统症状可能更严重。
3.血液系统症状:常见的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慢性炎症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受抑制等因素有关;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与炎症反应相关。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类型,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关注营养等补充;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女性患者月经等因素导致的失血可能与贫血叠加,需要综合评估;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血液系统症状可能更复杂。
4.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心包炎等,表现为胸痛、心悸等,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包炎的发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心脏的表现,炎症累及心包膜导致。不同年龄段患者,儿童心血管系统受累情况,可能影响心脏功能;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基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更易出现心脏病变;女性患者激素影响下,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有不同特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需要注意心脏联合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