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惊厥和癫痫两种疾病,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和预后情况展开介绍。高烧惊厥多因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在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38℃时发作,表现为体温骤升时惊厥,诊断靠发热病史等,发作时采取急救措施,儿童需注意监测体温等,多数预后良好;癫痫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病因复杂,发作形式多样,诊断依赖病史等,治疗有药物等多种方式,不同特殊人群各有注意点,预后因多种因素而异。
一、定义和病因
1.高烧惊厥:高烧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8℃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高热刺激产生强烈反应。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2.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尿毒症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
1.高烧惊厥:发作多在体温骤升时,一般体温在38.5℃以上,突然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发作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根据发作特点可分为单纯性高烧惊厥和复杂性高烧惊厥,单纯性高烧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烧惊厥复发风险较高。
2.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全身性发作(如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呼吸暂停、口吐白沫等)、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不自主抽动、感觉异常等)。发作时间不定,可短至数秒,也可长达数小时,发作频率也因人而异。发作后可能有头痛、乏力、嗜睡等症状,部分患者发作后可出现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等。
三、诊断方法
1.高烧惊厥:主要根据患儿有发热病史,体温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发作后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电图在惊厥发作2周后正常等进行诊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导致惊厥的疾病,如颅内感染、癫痫等。
2.癫痫: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可发现癫痫样放电。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结构异常,寻找癫痫的病因。
四、治疗方法
1.高烧惊厥:发作时应立即让患儿侧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误吸。同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一般惊厥发作可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若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应及时送往医院,医生可能会给予止惊药物治疗,如咪达唑仑、苯巴比妥等。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儿,可在发热时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
2.癫痫: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药物治疗是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有明确癫痫病灶的患者。神经调控治疗如迷走神经刺激术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高烧惊厥还是癫痫,都可能对其大脑发育产生影响。对于高烧惊厥的儿童,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体温过高诱发惊厥。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癫痫儿童,除了规范治疗外,还应注意其心理健康,避免因疾病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从事危险活动,如游泳、登高、骑自行车等。
2.老年人:老年人患癫痫可能与脑部血管疾病、脑肿瘤等因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药物代谢减慢。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对于高烧惊厥,老年人相对少见,但如果出现高热伴惊厥,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3.孕妇:孕妇若患有癫痫,在孕期需要特别注意。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致畸、发育迟缓等。因此,在孕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对于高烧惊厥,孕妇高热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六、预后情况
1.高烧惊厥:大部分高烧惊厥患儿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不会再发作。少数复杂性高烧惊厥患儿可能发展为癫痫,尤其是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年龄较小、发作时间较长等危险因素的患儿。
2.癫痫:癫痫的预后因人而异。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发作可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可以停药。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较为顽固,发作难以控制,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预后与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