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疾病,分内痔、外痔、混合痔,有便血、脱出、疼痛等症状,可通过肛门视诊等检查,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状病变,好发直肠乙状结肠,多数无症状,部分有便血等,通过结肠镜等检查,内镜和手术治疗;两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孕妇和儿童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常见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上,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外痔发生在齿线以下,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混合痔则是内痔和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单发或多发。其发生与遗传、炎症刺激、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症状表现
痔疮
内痔:一般无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表现,便血多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液鲜红,与大便不混合。初期痔核较小,仅在排便时脱出,可自行回纳;后期痔核较大,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
外痔:主要表现为疼痛、瘙痒、异物感。常因局部血栓形成或炎症水肿而出现剧烈疼痛,称为血栓性外痔。
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严重时可呈环状脱出肛门外,形成嵌顿。
结肠息肉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便血,多为鲜红色,量一般较少;还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等;若息肉较大,可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儿童结肠息肉可能表现为便血,甚至贫血等。
三、检查方法
痔疮
肛门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周围,可发现外痔、脱出的内痔等。
直肠指诊:可以触摸到较大的内痔、肛管有无狭窄及有无其他病变等。
肛门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内痔、外痔、混合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结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息肉的最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形态,发现息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
钡剂灌肠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见结肠充盈缺损,但不如结肠镜直观准确,且难以取组织病理检查。
四、治疗原则
痔疮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症状的痔,一般只需改善生活习惯。对于有症状的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坐浴(常用温水或中药坐浴)、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痔疮栓等)、口服药物(如改善静脉回流的药物等),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当痔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痔核较大、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等。
结肠息肉
内镜下治疗:是结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等选择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如高频电凝切除术、激光切除术、微波灼除术等。对于有蒂息肉可直接圈套切除,无蒂息肉可采用黏膜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若息肉较大、基底较宽或怀疑有恶变倾向等情况,可能需要行手术切除,如部分结肠切除术等。
五、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
痔疮: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减慢、肛周组织松弛等因素,更容易患痔疮。儿童也可能患痔疮,多与便秘等因素有关。
结肠息肉: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儿童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可能与儿童的饮食结构改变、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性别:痔疮的发病男女无明显差异;结肠息肉的发病男女发病率也无显著差异,但某些类型的结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中,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生活方式
痔疮:长期久坐、久站、便秘、妊娠、大量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久坐会导致肛周血液循环不畅,易诱发痔疮;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肛管压力,促使痔疮的发生。
结肠息肉: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结肠息肉的发生有关。高脂肪饮食会使胆汁分泌增加,肠道内厌氧菌增多,易产生致癌物质;低纤维饮食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病几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
痔疮: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且孕期活动减少、容易便秘,所以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增加活动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进行温水坐浴缓解症状,但应避免自行使用强烈的痔疮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
结肠息肉:孕妇发现结肠息肉时,需谨慎处理。一般优先观察,待分娩后再根据息肉情况决定是否治疗。若息肉有恶变倾向等紧急情况,需在充分评估孕妇和胎儿情况后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儿童
痔疮:儿童痔疮多因便秘引起,应注意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坐浴、调整饮食等,尽量避免手术,因为儿童肛门周围组织较为娇嫩,手术可能对其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结肠息肉:儿童结肠息肉若出现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儿童结肠息肉的治疗,内镜下治疗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根据息肉具体情况谨慎操作,同时要注意术后儿童的护理,观察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