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致炎症病变,病因有病毒、细菌、真菌等,临床表现有一般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可通过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检查诊断,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恢复期及遗留后遗症者需康复治疗。
脑炎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是脑炎最常见的病因,如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季高发,可引起轻型脑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单纯疱疹病毒(可导致严重的坏死性脑炎,好发于颞叶等部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激活,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等。病毒通过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脑实质,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
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性脑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引起化脓性脑炎。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部,或者直接由邻近感染灶蔓延至脑部。例如,肺炎链球菌性脑炎常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在呼吸道感染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到达脑部引起感染。
真菌感染:常见的有新型隐球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新型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后,先在肺部引起感染,然后通过血行播散至脑部引发脑炎。
其他病原体: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寄生虫(如脑囊虫)等也可引起脑炎。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神经梅毒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脑囊虫是由于食用了被囊虫虫卵污染的食物,虫卵在体内发育成囊尾蚴,迁移至脑部引起炎症反应。
脑炎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程度可因病原体不同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可为低热至高热。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
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重者可出现昏迷。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可能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昏睡逐渐进展至昏迷。
惊厥或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惊厥发作,这是由于脑部炎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肢体的抽动、眼神的异常等。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如病变累及运动区可出现偏瘫;累及小脑可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等;累及脑干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
脑炎的诊断方法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炎的重要依据。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的压力、细胞数、蛋白含量、糖和氯化物水平等。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细胞数可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结核性脑炎脑脊液细胞数中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此外,还可进行脑脊液病原体特异性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真菌涂片及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比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更敏感,可发现脑实质内的炎症病灶,表现为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上的高信号病灶,有助于判断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在MRI上常表现为颞叶、额叶等部位的异常信号影。
脑电图检查:脑炎患者脑电图可出现异常,如弥漫性慢波、痫样放电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脑炎脑电图表现有一定差异,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癫痫样放电常见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等可引起惊厥发作的脑炎患者。
脑炎的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需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可选用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肠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但对于一些重症肠道病毒脑炎也可尝试使用干扰素等。
抗菌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脑炎需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结核性脑炎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疗程较长;化脓性脑炎则根据病原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脑炎可选用青霉素等。
抗真菌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脑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新型隐球菌脑炎可选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降颅压:对于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控制惊厥:出现惊厥发作时,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等,尽快控制惊厥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对脑实质造成进一步损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患者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补液量和补液成分,维持内环境稳定。
呼吸支持:若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如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需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
脑炎的预后及康复
预后:脑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原体的种类、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病毒性脑炎如果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恢复,预后较好;但重症病毒性脑炎、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真菌性脑炎等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减退、癫痫、肢体瘫痪、认知障碍等。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脑炎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预后情况因个体差异较大。
康复:对于脑炎恢复期及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训练,如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且需要长期坚持,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对于存在肢体瘫痪的患者,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训练等,逐步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