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视力障碍性疾病,与年龄、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有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下白内障等类型,通过眼部检查等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可通过避免紫外线照射、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眼部检查来预防及健康指导。
一、定义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晶状体老化发生混浊引起的视力障碍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现在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二、发病机制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的营养和代谢发生变化,晶状体内的蛋白质逐渐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混浊。一般40岁以后晶状体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但在年轻时这种混浊程度较轻,对视力影响不大,随着年龄增长,混浊程度逐渐加重。
(二)氧化应激
年龄增长过程中,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晶状体受到过多的氧自由基损伤,晶状体中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导致晶状体蛋白质氧化变性,进而发生混浊。
(三)其他因素
长期紫外线照射、吸烟、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能促进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长期紫外线照射会损伤晶状体细胞,增加晶状体混浊的风险;吸烟会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多,加重晶状体的氧化损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导致晶状体混浊。
三、临床表现
(一)视力下降
这是最主要的表现,通常是缓慢进行性的视力下降,患者会感觉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初期可能只是轻度的视力减退,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随着病情进展,视力下降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仅能辨认手动或光感。
(二)屈光改变
部分患者会出现屈光状态的变化,原本有老花眼的患者可能感觉老花眼症状减轻,看近物反而清楚了,但这只是暂时的,之后又会出现视力模糊;也有患者会出现近视度数加深等情况。
(三)单眼复视或多视
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时,会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折射不均匀,患者会感觉看东西有重影,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的现象。
(四)色觉改变
晶状体混浊时,对颜色的感知会出现异常,患者可能会觉得物体的颜色不如以前鲜艳,看白色、黄色等颜色时可能会有色觉偏差。
(五)眼前阴影
患者可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阴影,在明亮的背景下更明显。
四、分类
(一)皮质性白内障
是最常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分为四期:
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初期混浊多位于周边部,呈楔形,尖端指向中央,此时视力多不受影响。
膨胀期(未成熟期):晶状体混浊加重,皮质吸水肿胀,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体质的患者此时可诱发青光眼发作,视力明显减退,眼底难以看清。
成熟期: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膨胀消退,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视力严重下降,通常仅存光感或手动视力。
过熟期:成熟期的白内障如果未及时手术,晶状体皮质液化,核沉于下方,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出现前房加深等表现,此期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二)核性白内障
混浊开始于晶状体核,早期核呈黄色,随着病情发展,核的颜色逐渐加深,如棕黄色、棕黑色等。核性白内障的视力下降往往较早,由于核屈光指数的改变,患者会出现近视度数增加的情况,周边部皮质仍保持透明,因此散瞳后用检眼镜检查可发现眼底。
(三)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后囊下,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因为后囊下是视轴区,对视力影响较大。患者常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等,在强光下由于瞳孔缩小,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视力反而会更差。
五、诊断
(一)眼部检查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明确视力下降的程度。
裂隙灯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包括混浊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是诊断老年性白内障的重要方法。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如皮质性白内障的皮质混浊情况、核性白内障的核混浊情况以及后囊下白内障的后囊下混浊情况等。
眼底检查:在白内障早期,眼底检查可能还能看到正常的眼底结构,但随着白内障病情加重,晶状体混浊逐渐明显,眼底可能难以清晰观察,不过通过散瞳等检查方法,还是可以大致了解眼底的情况,排除其他眼底病变。
(二)其他检查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或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情况,可能会进行眼压检查、眼部B超等检查,眼压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青光眼等并发症,眼部B超可以辅助观察晶状体及眼内其他结构的情况。
六、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有效方法。当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恢复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全身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眼部情况,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一些不适合立即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定期观察晶状体混浊的进展情况等,但一般来说,手术是解决老年性白内障视力问题的主要手段。
七、预防及健康指导
(一)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
中老年人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佩戴太阳镜,选择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伤,从而降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二)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风险,适量饮酒一般影响相对较小,但过量饮酒也不利于健康;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晶状体,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发展;适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晶状体的代谢。
(三)定期眼部检查
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白内障病史、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更要加强眼部检查的频率,以便早期发现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