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缺血性和出血性,有多种常见症状,受不可控(年龄、性别、遗传)和可控(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怀疑中风应尽快就医、避免随意搬动并记录症状发作时间。
一、中风的定义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得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周围脑组织。
二、中风的常见症状
1.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
突然出现的面部、上肢或下肢麻木:例如患者一侧面部出现麻木感,或手持物品突然掉落,这是因为脑部血管阻塞影响了神经传导,导致相应部位感觉异常。一般年龄较大、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因为血管病变基础相对更明显。
突然发生的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患者可能说话含糊不清,或者无法正常吞咽食物,这是由于脑部语言中枢或吞咽相关神经区域受到影响,年龄增长、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神经受损风险。
单侧或双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传导的血管出现问题,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群,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突发的头痛:多为剧烈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等引起,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较严重的头痛症状。
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重者可出现昏迷,这是因为脑部大面积缺血或出血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高龄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更高。
2.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
突发的剧烈头痛:往往比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头痛更为剧烈,且可能伴有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脑出血导致颅内压迅速升高所致,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严重头痛伴呕吐的症状。
意识障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浅昏迷、深昏迷等,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影响意识障碍程度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的可能性更大。
肢体运动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类似,也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出血对脑组织的压迫会影响神经功能,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相对更易发生。
三、中风的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55岁以上人群中风发病率明显升高,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性别:男性患中风的风险略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后风险会有所上升,可能与女性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中风,那么个体患中风的风险会增加,因为某些遗传基因可能影响血管结构和功能等。
2.可控制因素
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压力,导致血管损伤、硬化等,进而引发脑血管事件,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人群风险极高。
高血脂:血液中血脂水平过高,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狭窄,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肥胖、不爱运动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易出现高血脂。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代谢异常,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中风,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风险较大。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中风风险,长期吸烟的人群患病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
饮酒: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增加中风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大量饮酒者患中风的风险远高于偶尔少量饮酒或不饮酒者。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等,从而增加中风风险,久坐办公等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四、中风的预防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低的血压目标,如130/80mmHg以下,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脂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增加运动等,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建议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于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低。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使血糖水平稳定在合适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
2.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采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例如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的食用。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对于饮酒者要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10毫升白酒或30毫升红酒或100毫升啤酒)。
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增加中风风险。
五、中风的紧急处理
一旦怀疑有人发生中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就医: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让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2.避免随意搬动:不要随意晃动或搬动患者,尤其是有疑似脑出血的患者,因为不当搬动可能加重出血。
3.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准确记录患者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这对医生判断病情和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比如患者是在什么时间突然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