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通常包括环境管理、饮食调整、体位与拍背、病情监测、心理安抚等。

1、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吹患儿。维持室温20-22℃、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2、饮食调整
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鼓励多饮温水,6月龄以下纯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哺乳次数。忌食油腻、辛辣及易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3、体位与拍背
每2小时协助患儿翻身1次,侧卧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背部,每次5-10分钟,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避免呕吐。
4、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面色变化,若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发绀等表现,需立即处理。每日测量体温4次,高热时及时物理降温,避免捂汗,38.5℃以上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5、心理安抚
通过拥抱、抚触、轻柔语言等方式缓解患儿焦虑情绪,避免强制喂药或检查。可播放舒缓音乐或提供安抚玩具,保持治疗环境安静,减少人员探视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小儿肺炎护理需兼顾生理与心理需求,家长应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并持续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50次/分)、持续高热>3天、精神萎靡或拒食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就诊,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