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疼痛、有感染的危险、营养失调等。护理措施有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等。

一.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
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破损、溃疡等情况。
2.疼痛
压疮形成过程中,局部组织炎症刺激神经末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与压疮的严重程度相关,浅度溃疡疼痛相对较轻,而深度溃疡累及肌肉、骨骼时,疼痛较为剧烈。
3.有感染的危险
压疮创面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容易引发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等因素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压疮的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而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压疮的愈合。
二.压疮的护理措施
1.定期翻身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减压设备,可减轻身体与床面的压力。儿童皮肤娇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老年人骨骼脆弱,避免翻身过程中造成骨折等意外伤害。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及时擦干汗液、尿液等分泌物,避免皮肤受到潮湿刺激。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保持会阴部清洁;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增加皮肤清洁的次数。
3.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老年人消化功能差,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儿童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促进生长发育和压疮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