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发生原因包括高能量创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低能量损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积累性损伤(长期不良姿势、慢性劳损)。
高处坠落:从高处坠落时,身体着地的瞬间,重力势能转化为对胸腰椎的冲击力,尤其是足部或臀部先着地时,力量会沿着脊柱传导至胸腰椎,造成骨折。比如建筑工人从高处坠落,很可能出现胸腰椎骨折,这类骨折往往损伤较为严重,常伴有脊髓等神经组织的损伤风险。
低能量损伤
骨质疏松: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骨质逐渐流失,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作用,如日常的弯腰、咳嗽、翻身等,也可能导致胸腰椎骨折,这被称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相关的胸腰椎骨折发生率较高,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比男性更易发生此类骨折。
病理性骨折:某些疾病会破坏骨组织的结构和强度,使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例如骨肿瘤(如骨髓瘤、骨肉瘤等)、骨结核等疾病,会侵蚀胸腰椎的骨质,导致骨质破坏,在轻微外力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如患有骨肿瘤的患者,其胸腰椎骨质被肿瘤细胞破坏后,正常的力学结构遭到破坏,易出现骨折情况。
积累性损伤(慢性损伤)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会使胸腰椎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应力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胸腰椎椎体的慢性损伤,逐渐引发骨折。例如,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身体前倾,胸腰椎承受异常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引发椎体的退变、骨质增生等,进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慢性劳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长期反复弯腰、负重的人群,胸腰椎关节、椎体等长期受到过度的应力刺激,会导致椎体骨质磨损、椎间盘退变等,使得胸腰椎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比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员,其胸腰椎长期承受较大的负荷,发生骨折的几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