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患病关节休息与制动)、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用敏感抗生素尽早足量静脉应用)、手术治疗(早期关节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或脓液多则关节切开引流、晚期关节严重破坏等行关节成形术)、康复治疗(早期关节功能锻炼防粘连萎缩、长期随访监测关节功能恢复),不同年龄段患者需综合考虑差异制定相应治疗及康复方案。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患病关节需充分休息,可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以减少关节活动,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这对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尤其是儿童,避免因活动导致病情恶化。
二、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尽早足量静脉应用。例如,对于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等;对于链球菌感染,青霉素仍为常用药物。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可能有差异,需综合考虑。
三、手术治疗
(一)关节穿刺引流
早期可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液进行检查和细菌培养,同时注入抗生素。这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通过及时引流可以减轻关节内压力,减少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
(二)关节切开引流
若关节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或关节内有大量脓液,需行关节切开引流术。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三)关节成形术
适用于晚期关节严重破坏、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但要充分评估不同年龄患者的关节发育情况和预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四、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
在病情允许时,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辅助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长期随访
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随访的频率和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需关注关节发育对未来生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