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非手术适用于轻度压缩骨折等情况,包括卧床休息和牵引;手术适用于不稳定骨折等情况,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减压术、脊柱融合术等,老年和儿童患者手术有特殊考量及护理要求。
方法:
卧床休息:患者需严格卧硬板床,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之后可佩戴支具逐渐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卧床时要特别注意护理,定期帮助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牵引治疗:可采用颅骨牵引或骨盆牵引等,通过牵引来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缓解疼痛。牵引重量和牵引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手术治疗
适应证
不稳定骨折:如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等,这类骨折容易导致脊柱稳定性丧失,进而压迫神经,需及时手术。
伴有神经损伤的骨折:骨折块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应尽早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脊柱功能和外观,且有疼痛等症状时,也需要手术矫正。
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装置固定脊柱,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例如,对于胸腰椎骨折常用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减压术:当骨折伴有神经压迫时,需要进行减压手术,去除压迫神经的骨块、椎间盘等组织。根据减压部位可分为前路减压、后路减压或前后路联合减压。
脊柱融合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会同时进行脊柱融合,如在内固定的基础上植骨,促进脊柱的骨性融合。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内固定物的选择和手术对脊柱生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术后要密切观察脊柱的生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