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外伤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疼痛、出血、声音嘶哑或失声、呼吸困难;全身有休克、皮下气肿、感染,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因自身特点受影响更需关注。
出血:喉部血管受损时会有出血现象,少量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咯血,甚至血液流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不同年龄人群出血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血管相对较脆弱,出血情况可能需要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自身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可能更快导致贫血等情况。
声音嘶哑或失声:喉黏膜受损或声带受累时会出现声音嘶哑,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失声。例如喉部软骨骨折等情况可能影响声带的正常运动,从而引起声音改变。对于儿童来说,声带还处于发育阶段,喉外伤对声带的影响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声功能产生更长远的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呼吸困难:这是较为严重的症状,喉黏膜肿胀、血肿形成、喉部软骨骨折移位等都可能导致喉部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吸气性喘鸣等。婴幼儿的气道相对狭窄,发生喉外伤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保持气道通畅。
全身症状
休克:严重喉外伤导致大量出血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现。尤其是成人大量出血时,如果不能及时止血,休克的发生风险较高。而儿童由于血容量相对较少,少量的出血也可能较快导致休克,需要格外警惕。
皮下气肿:气体逸出血管、气管等进入皮下组织可引起皮下气肿,表现为颈部皮肤肿胀,触之有捻发感。气体可蔓延至面、胸腹部等部位。儿童的皮下组织相对疏松,皮下气肿的蔓延可能更快,需要密切观察气肿的进展情况。
感染:喉外伤后伤口容易被细菌污染,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发生感染,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加剧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需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如保持伤口清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