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常见于青少年男性的鼻咽部良性肿瘤,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发育异常、性激素有关;临床表现有出血、鼻塞及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相应症状;通过鼻咽镜、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需术前准备,不适合或复发者结合放疗等综合治疗;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较好,肿瘤切除不彻底易复发,青少年患者治疗后需关注生长发育并定期随访。
病因: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鼻咽部的血管发育异常、性激素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该肿瘤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可能与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雄激素可能刺激鼻咽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反复鼻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可导致贫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富含血管,质地脆,容易破裂出血。
鼻塞: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或侵入鼻腔,引起一侧或双侧鼻塞,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鼻塞症状会逐渐加重。
其他症状:肿瘤向周围侵犯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如侵犯咽鼓管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侵犯眼眶可引起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侵犯翼腭窝可导致面部隆起等。
诊断
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表面光滑、红色或淡红色的肿瘤,触之易出血。
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及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CT可显示肿瘤的位置、骨质破坏等情况;MRI对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能更好地判断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关系。
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由于肿瘤血供丰富,手术中出血较多,需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如血管栓塞等,以减少术中出血。对于一些不适合立即手术或复发的病例,可能需要结合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放疗需要谨慎考虑其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等问题。
预后:早期诊断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的患者,预后一般较好。但如果肿瘤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青少年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情况,因为手术和可能的放疗等治疗手段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