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长期接触可致鼻出血,其通过刺激鼻腔黏膜,改变黏膜生理功能、破坏屏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出血。儿童、孕妇、有鼻部基础疾病人群接触甲醛后鼻出血有差异,怀疑甲醛致鼻出血要脱离环境、清洁鼻腔等,日常要通风,新装修房检测甲醛达标再入住降低危害。
甲醛导致鼻出血的机制
甲醛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直接接触鼻腔黏膜。它会改变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黏膜的屏障作用。研究表明,甲醛能引起鼻腔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影响黏膜血管的稳定性。正常情况下,鼻腔黏膜血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甲醛的刺激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出血。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群,鼻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在正常环境中的人群。
不同人群接触甲醛后鼻出血的差异
儿童:儿童的鼻腔黏膜相对娇嫩,且儿童的活动范围可能更多地与室内环境相关,如在新装修的房间内活动等。儿童吸入甲醛后,受到的刺激相对更明显,更容易出现鼻腔黏膜的损伤和鼻出血。而且儿童可能不太会表达身体的不适,家长需要更加留意儿童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中的鼻腔症状。
孕妇: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有所变化。甲醛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接触甲醛后,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引发鼻出血,可能会因为出血等情况影响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而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有鼻部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鼻炎、鼻窦炎等鼻部基础疾病的人群,鼻腔黏膜已经处于相对敏感和脆弱的状态,接触甲醛后,更容易受到甲醛的刺激而引发鼻出血,而且鼻出血的症状可能会相对更严重,恢复也可能更缓慢。
如果怀疑鼻出血是由甲醛引起,首先要脱离甲醛污染的环境,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等。如果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积聚,尤其是新装修的房屋,要经过检测确认甲醛含量达标后再入住,以降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