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术后需进行体位护理,早期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做好伤口护理,观察渗血渗液并保持清洁;进行疼痛管理,评估疼痛程度并采用非药物方法镇痛;开展康复锻炼,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中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锻炼;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翻身时要保持患肢与躯干在同一轴线,防止髋关节扭曲。
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若发现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更要加强伤口观察,防止伤口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伤口换药,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要综合多种方式评估。
非药物镇痛方法:可采用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如听音乐、与患者聊天等。
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可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舒张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放松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体质较弱的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锻炼强度和次数,但要坚持锻炼。
中后期康复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锻炼。一般在术后2-3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屈伸等被动活动,术后6-8周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等锻炼。
并发症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背伸屈运动,加速静脉回流。对于高龄、长期卧床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但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肺功能相对较差,更要重视肺部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