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症状表现及压痛部位;影像学检查中X线是常用初步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但有局限性;CT对复杂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更能清晰显示细节;MRI用于评估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检查。
压痛部位:通过按压受伤部位周围,可找到骨折的准确压痛位置,有助于初步判断骨折的大致部位。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作用:是诊断胫骨骨折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移位情况。例如能清晰看到胫骨骨干是否有骨质连续性中断,骨折端是向内侧还是外侧移位等。
局限性: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或复杂的骨折(如合并软组织损伤严重时,X线可能不能完全显示隐匿的骨折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儿童骨骺损伤在X线表现上有时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CT检查:
优势:对于一些复杂的胫骨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如骨折碎片的位置、关节面是否平整等。例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CT可以三维重建,直观地看到平台的骨折情况以及塌陷、分离等程度,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适用情况:当X线不能明确诊断,或者考虑骨折累及关节面、骨折粉碎严重时,会选择CT检查。对于不同年龄患者,CT检查的必要性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儿童也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CT检查,但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作用:主要用于评估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韧带、半月板等是否损伤。对于胫骨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如有无肌肉撕裂、韧带断裂等。
适用场景:一般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软组织损伤时才进行MRI检查,不是胫骨骨折诊断的常规首选检查,但在某些复杂病情中是必要的。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儿童可能需要适当的镇静措施以配合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