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是无明显移位稳定性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卧床制动6-12周,防并发症;手术分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适年轻、移位不明显者,有不愈合等风险;人工关节置换分股骨头置换(适年龄大、移位等)和全髋置换(适年龄大、状况好者),前者有松动等风险,后者创伤大需正确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等情况可考虑非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牵引复位,如皮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制动,一般需卧床6-12周,且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此过程中需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卧床制动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更高,需加强护理。
二、手术治疗
(一)内固定手术
1.适应症:适用于年轻、骨折移位不明显或有复位可能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GardenⅠ、Ⅱ型骨折。通过切开或微创的方式将骨折断端用钢钉等内固定装置固定,恢复骨折的解剖位置,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内固定手术存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风险,不同年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所差异,年轻人相对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稍强,但股骨头坏死风险仍需关注。
2.手术方式:包括多枚空心钉内固定等,通过在股骨颈内植入多枚空心钉,分散应力,促进骨折端稳定。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
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适应症:适用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明显、股骨头血运破坏严重、预计寿命较短或无法耐受长期卧床的患者。手术将受损的股骨头置换为人工股骨头,可早期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但术后可能出现人工关节松动、脱位等并发症,老年人术后康复需注意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等动作,防止关节脱位。
2.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可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将髋臼和股骨头均置换为人工关节,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康复需要一定时间,需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髋关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