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脊柱侧弯有观察随访、物理治疗(体操疗法、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小于20度)儿童青少年定期脊柱X线检查观察;体操疗法增强肌肉力量等需长期专业指导;支具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需严格按要求佩戴;手术用于Cobb角大于40-50度等情况,方式有后路、前路融合术等,有风险且不同年龄术后恢复不同。
物理治疗
体操疗法:特定的体操动作有助于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的柔韧性。例如,吊单杠可以利用自身重量牵拉脊柱,在一定程度上对轻度脊柱侧弯有矫正作用;还有一些针对性的脊柱侧弯矫正体操,通过有规律的动作锻炼,平衡脊柱两侧肌肉力量。但体操疗法需要长期坚持,一般每周需进行数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且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动作正确,避免因错误动作加重侧弯。
支具治疗:适用于Cobb角在20-40度之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支具通过施加外力来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常见的有Milwaukee支具、Boston支具等。佩戴支具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佩戴一定时长(一般每天不少于23小时),并且要定期复查,根据脊柱生长情况调整支具。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佩戴支具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如影响外观、活动受限等,但为了阻止侧弯进一步加重,需要坚持佩戴。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度,且进展较快;或者支具治疗无效,侧弯仍继续加重;以及出现明显的脊柱畸形导致心肺功能受影响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畸形,防止侧弯进一步恶化,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功能。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脊柱后路融合术、前路融合术等。脊柱后路融合术是在脊柱后方植入融合器等装置,将脊柱固定融合;前路融合术则是从脊柱前方进行操作。手术风险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都在不断提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选择和术后恢复也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患者术后需要更密切的康复监测和功能锻炼来促进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