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疖肿是鼻前庭毛囊等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青壮年鼻前庭等部位,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严重时可致颅内并发症,治疗分局部和全身,需预防,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好发人群及部位
好发于青壮年,因青壮年鼻前庭皮脂腺、汗腺活动较旺盛。
好发部位为鼻前庭,其次为鼻尖和鼻翼。
鼻疖肿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初期患侧鼻前庭处出现局限性红肿热痛的小硬结,形似疖肿,数日后硬结顶部出现黄色脓点,脓点破溃后可排出少许脓血。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尤其是疖肿位于“危险三角区”(鼻根与两侧口角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时,因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感染可沿静脉逆行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鼻疖肿的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疖肿未成熟时,可用10%鱼石脂甘油或软膏涂抹,促进炎症消退;疖肿成熟后,可轻轻挑破脓头,用小镊子钳出脓栓,也可用吸引器吸出脓液,但切忌挤压,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肿,以免感染扩散。
全身治疗:对于伴有全身症状或疖肿反复发作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以控制感染。
鼻疖肿的预防措施
避免挖鼻、拔鼻毛等不良习惯,保持鼻前庭皮肤清洁。
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减少鼻分泌物对鼻前庭皮肤的刺激。
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疖肿多因挖鼻等不良习惯引起,家长应注意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儿童随意挖鼻。儿童鼻疖肿发生在“危险三角区”时,更应谨慎处理,及时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鼻疖肿恢复可能较慢,且容易并发全身感染等情况,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鼻疖肿患者若合并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同时严格按照鼻疖肿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加强局部和全身的抗感染措施。